参加过许多的培训、讲座、会议,聆听了多位名家的精彩分享,获益良多,非要找出一位最想听的来,那就首选张文质先生吧。他博学多才,坚持读书写作不辍鼓舞人;幸福阳光,明亮的生活态度感染人;而且他的分享轻松幽默,令人如沐春风。
张文质先生是令人仰慕的诗人,教育学者,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长期致力于基础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探索。他相对于北方人来讲个子不算高,他自己也常常拿这来自嘲。他言行举止中透出的非凡气度和深深的教育情怀,始终感染着我。教育就是一个追求美好,成就美好的过程,我们不只是教知识的人,更是教人的人。张先生这位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也正是美的化身。通过聆听他的教育思想分享,阅读他的著作,一直感觉他在我的心中就是一位“先生”。
聆听他的分享简直是一种享受。
那一次在明霞联盟论坛聆听文质先生的分享,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是一个初冬时节,伴着一弯明月,追随着天边的云霞,我与“耕读社”成员一起随火车远行,来到了古老的滕州。我们参加明霞教师成长联盟高峰论坛,相约在那片多情的土地,相聚在文字的海洋,再次见到张文质先生,感受大师的风范,聆听先生分享成长的律动。
文质先生是论坛特邀专家,特围绕“教师是一个矛盾,复杂而又丰富的职业”这一主题,侃侃而谈。
一人、一桌、一杯、一个麦克风、一张散发着神秘光束的深色背景的ppt课件,他在舞台上接近三个小时抑扬顿挫、妙语连珠,从生命化教育的角度,阐述着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多是从理论的角度,透过现象看本质,很少谈及如何具体的操作,更多的是带给人们的回味和思考。让大家自己去思考在这种理论背景下如何去做,自己去寻找答案。他从舞台这边讲到舞台那边,关注到每一个在场的听众。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无不透出一份真情、一份诗意,令人回味无穷。
张先生分享中有很多话语,都是值得我思考良久的,更是让我受益匪浅。如:“一个人走正道,力量是巨大的。”“错误是有创造性的(是这人的唯一),正确是用来模仿的。”“教师当长了,没有不像老师的。”“所有真实的发展,都是自我的发展,自我的学习。”“接纳自己,才能善待别人。”......
文质先生在台上边踱着细步,边娓娓道来。我的目光追随着先生的身影,手中的笔在本上快速的记着认为的要点之处,思绪也跟着大师的思想奔驰。
那次分享中,他提到做老师的“三个好”,更是耐人寻味。
第一个“好”:尽好本分
对于“尽好本分”,文质先生在结合教师的复杂性在报告中说了这样一句话“只管打坐”。
他同时也谈到“好老师”、“坏老师”的问题。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何为“好老师”?何为“坏老师”?确实还是不好用统一的尺子来衡量的。正如现在许多学校中只是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唯学业成绩至上的情况下,是连“好学生”和“坏学生”也是令人不敢恭维的。接连出现的伤师案件,就是所谓的“好学生”伤害了“好老师”。一门心思为提高学生的成绩,就认为是对学生好了,其实不然,可能你就是下一个受伤的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各方面赋予的无限责任。当老师的真的能扛得起,扛得动吗?所以说,教师也要有个边界意识,学校内你有责任,课堂内你有责任,孩子回到家里了,你还有无限的责任吗?
一名教师“只管打坐”,在工作中必须要尽到自己的本分,恪守职业道德,认真钻研业务。读书、写作提高自身综合素养,让生命充满正能量。从变革自己开始,就是变革一个时代!丰富自己,就会改善社会。
文质先生说:做一个小学老师不要指望自己很有名,记得自己只是个尽本分的人,这更重要。的确如此,从师范毕业到现在,我一直在小学工作。从开始工作到现在,也才是第二个工作单位。在第一个单位待了四年,在现在的学校待了近三十二年了。日子就这样在一天天忙碌中过去,三十多年的工作尽职尽责,图了个心里的踏实。
尽好本分,还有的一点就是要守住职业的尊严。都说当教师要有职业的尊严。但职业的尊严,是需要教师的专业化的有力支撑。如今,社会发展和家长对教育的要求已经今非昔比了,今天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也是普遍提升。课后延时服务、配餐服务、假期托管,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们的本分。我们该如何面对新形势下的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需求。如果还是一成不变的用老办法和老经验,那自然会是落伍的。
与智者为伍与能者同行,让自己的梦起航,实在是一件幸事。
第二个“好”:做好小事
文质先生在分享中,很幽默地用“四小人物”来形容小学教师。即:做点“小事”,管点“小人儿”,对学生有点“小影响”,有点“小成就”。听到这里我们不由得会心一笑。细细想来,我们小学老师还真是这样的一种状态,但实际上做好这“四小”还是不简单的。
教师的工作不是立竿见影的,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个“慢的艺术”。正如孙明霞老师常的一句话:走着走着花就开了。好有意境的描述。
从文质先生的分享再来回顾我们学校开展的“养成好习惯,奠基好人生”主题教育活动,其实就是在工作中从小事做起,从日常工作做起,不作大文章,只是想把小文章做好就行了,把孩子们的小事情办好就好。像“物归原处”“大家来排队”,“上下楼梯靠右行走”,“讲礼仪”等。学校成立了“好习惯银行”,将好习惯存储起来,不仅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更调动了同学们养成好习惯的积极性,同时也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支持。
也就像文质先生分享的时候所谈的一所学校,教育学生要“学会说话、学会走路、学会吃饭......”等。我们教育不能去做违背生命成长规律的事,唯有尊重生命的自觉,依着生命成长的自然,才会实现由内而外的成长。
正如张先生所言,任何变革的核心是精神的变化,是素养的提高,是未来发展的规划。
我们愿:善行当下,达行未来!
第三个“好”:讲好故事
张文质先生在分享的时候还说“当好班主任,要做到少讲道理,多讲故事。”我对文质先生讲的这点慢慢地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做老师讲教育故事,讲出更多精彩。
张文质老师讲述的高中生问关于早恋问题的时候讲了一个故事故事,故事中的女主对孩子说的一句“不能叫叔叔,而应该叫舅舅”让人忍俊不禁,一个敏感复杂的问题在轻描淡写中随风而去了。如果老师面对所谓的“早恋问题”用大道理来说服的话,那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张先生在报告中不时地穿插上个小故事,更是与大家的心贴的近近的了,犹如冬日里的一缕阳光,亮亮的、暖暖的。
如今,文质先生做分享时候的样子依然历历在目。每每读到文质先生的文章,那丰富的内容,教育的智慧,深邃的思想,更是深受启迪。
诗人汪国真写过这样的诗句“没有比脚更远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我想用在文质先生的身上也是非常贴切的。我愿追随文质先生的思想,让自己的梦想飞得更远,更远。
期待着有机会能再次聆听先生的分享。我始终相信,与名家同行定会遇见更多的美好。
202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