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行动吧,就现在!
我们永远都无法完全准备好
之前男朋友在我的鼓励下也对报名托业考试动了心,我也偶尔见他拿着我之前留下的备考书在看,问他报了什么时候考试,他却说再等等。后面我又问了几次,他也都是说自己英语基础一般,等准备好了再报名吧。我从三月初就怂恿他和我一起考试,他嘴上答应着,结果我四月份考完了,他却迟迟没动静,时间一拖就过了几个月。前些天,他跟我说已经报过名了,八月底考试,我最近也越发见他用功看书,进步很快。
其实他说 “再等等”、“等我准备好了” 这种心理我非常理解,我也经历过这个时期。小时候学舞蹈,老师选拔了几个跳得不错的女孩参加省里的比赛,其他的小姑娘都特别高兴,我却有些担心。晚上回家我跟我妈说我不太想参加,我跳的还不是特别好,想再学一段时间,等准备好了之后再参加下次比赛。我妈拗不过我,老师一直说重在参与,鼓励我说已经跳的很好了,我还是没参加那次比赛。可是,没有下一次了,后来我没有学舞蹈。
大学的时候准备去香港念书,雅思是必须要考的。好几次,我在雅思官网上准备报名,不过一想到报名费这么贵,如果没有一次考出好成绩,就默默地退出了登陆。我跟自己说,再多给自己一点时间,等准备好了再报名吧。后来我了解到有些学校实行先到先得原则,赶紧报了名,也从每天随意看下书调整为在短时间内积极备考,首战成绩也算不错。
我们总是想等到自己完全准备好了,再开启下一步。就像是一个学武的少年,总希望自己练成绝世神功,再参加武林大会,一次击败所有对手,成为武林至尊。
希望自己达到 “完全准备好” 的状态或许是出于不够自信,我们希望把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展现出来,我们渴望得到认可与赞扬,但是总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还有很多提高的空间,我们不敢尝试,我们害怕在自己还不够好的时候就站在更大的舞台上会出丑,害怕自己无法承受失败的挫折而一蹶不振,所以我们拒绝迈出那关键的一步,我们留在原地,寄希望于 “等自己完全准备好”,但是我们一直没有等到。
事实上,我们永远不会完全准备好。
某种角度上说,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我们永远都可以找到继续提高的空间,那么什么时候才是准备好了呢?首先,“准备好” 是一个不明确、不具体的标准,很多人自己都无法准确定义什么是所谓的 “准备好”,自然谈不上达到 “准备好” 的状态。
更重要的是,“等我准备好了再上场” 的心态会带来心理上的负担和行为上的松懈。以考试为例,如果报名10月份的考试,那么我这一个半月就会相对紧凑的安排复习,会有一种考完就坦然了的心态;而越是想要多做准备,把时间越往后推,越可能平时不好好复习,安慰自己时间还早,但是想玩的时候又背负着自己还没看书的心理负担,即使拖到第二年考试,很可能真正起作用的也是提前的两个月,而之前的时间基本上白白荒废了。
边上场边准备,通过市场反馈不断完善
有个毕业时认识的朋友,现在已经在创业,开了一家小型金融咨询公司。我曾打趣地说他已经是老板了,他却说现在创业不容易,市场变化太频繁。一方面各种类型的金融产品本来就越出越多,另一方面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他和几个合伙人也在不断摸索,但是很难一击即中,后来他们改变了模式,先推出一个产品投到市场,看看消费者的反应,再根据市场反馈及时修改。
后来我在书中看到了 “精益创业” 的概念,为朋友的做法找到了理论层面的依据。“精益创业” 大体是指先研发出最小可用产品,也就是将产品的创意用最简洁的方式开发出来,然后投入市场获取客户的反馈,最后根据客户意见迅速调整,对产品进行迭代升级。
不仅仅是企业创业,其实个人在很多事情上也可以借鉴 “精益创业” 的思想来执行。上面提到,我们永远也不会完全准备好,那么或许一边行动一边完善是更符合现实的策略。每个人都是一样产品,必须把自己投放到市场中,接受上级、客户、朋友、爱人等等给你的反馈,来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调整和完善自我。
市场形势讯息万变,如果只是停留在准备阶段,而不正在“走出去”,很有可能当你花费很长时间去学习一样技能后,它已经过时了。而时效性恰恰是当今社会最看重的一个因素。
我大四的时候本以准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但是实习过后我改变了想法,决定先工作一段时间,有需要再去读书。一方面,从旅游专业角度讲,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永远滞后于现实中企业和市场的变化;另一方面,在实习时我发现,工作中很少会用到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而更注重实操和经验。当我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再寻找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来解决,效果更好。我想国外提倡学生先出去工作、当兵、游历,然后再重返学校也是出于这一考虑,因为在行动中往往更清楚自己要什么,也更能从外界的反馈中知道自己需要弥补哪方面的不足。
行动吧,就现在!
上面提到了为什么要即刻行动,以及如何从大的方向上调整和完善,下面则要针对一件具体事项谈谈如何开展行动。
我们先来看一个常见的场景:无论是学生还是职场人士,对于制作 PPT一定不陌生。一份优秀的演示文稿包括模板的选用给人视觉上的享受,优质的内容让人感受创意丛生,辅助的图片和音乐让人便于理解等等。那么如果是你,会从哪方面着手 PPT 的制作呢?
攻克核心工作区
我的做法是静下心来,先构思内容的部分。整个内容的逻辑框架,在头脑中搜索富有创意的执行办法,每部分所占比例等等,这些有关于内容的东西确定下来后,就可以迅速完成PPT 的主题部分。而相对于添加图片、模板等工作,在我看来是对 PPT 的优化,要用心但不比思索内容时那样费力,我习惯留在最后。
我相信大部分人在制作 PPT 时,和我保持同样的步骤和流程,其实这就是在一项具体行动中先攻克核心工作区的表现,也就是把一项工作最重要、对你而言最困难的部分先完成。其他事情也是一样,在行动之前,先将事情分解,找出其中决定性的部分,先攻破这个难题,对于剩余修补性、完善性的工作就会更有时间和心情把它们做的更好。
不中断核心工作区
大学时宿舍6个人一起住,每个人时间安排不同,有时候我在做作业的时候其他人刚好要看电视,偶尔也会跟我说话。比如做PPT ,如果是对核心内容的思考,太多杂乱很可能会影响甚至打断我的思路,所以我更喜欢一个人独处时去思考,有时候单单只是在脑海里想好一个大概的框架,这个工作就算完成了。而像是选择模板、配图,或者是做一些抄写的不用动脑的工作,无论宿舍其他人在看电视、还是打游戏都不会影响我。
理论上讲,人在同一时间只能做一件事,从一件事到另一件事的转换会有一定的成本消耗。比如我从思考到看电视或聊天需要一次转换和适应,再从看电视或聊天转换回思考又要经历一次转换和适应的过程,思考的内容越复杂,转换的难度和适应的成本就越高。所以在攻克核心工作区的时候,尽量不要置身于容易被打扰的环境,因为一旦中断,重新适应的成本较高,更可能的是一些突发的灵感就找不回来了。
集中处理同性质工作
还是制作PPT,每一张都需要搭配图片,需要调整字体,有些部分需要搭配流程图,思维导图,那么是每做完一页都调整一次,还是将PPT 主题内容全都做好再统一调整呢?我的建议是后者。
文字、图片、图表代表着不同的工作类型。如果机械式的按顺序来完成一项工作,从文字到图片需要一次转换,之后又要从图片转换到文字,适应的速度会很慢。而按照工作类型,集中处理同性质的工作就能最大程度减少过渡的成本,一方面整个工作进程会更流畅,效率会提高,另一方面,这样也有利于在前序工作后中断,迅速进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