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确实是有些不爽的。
首先,刚去上班的时候就被叫去提了好几个小需求。其实都是些优化项,是周六的时候FYI提的吧,因为周六实习生是不上班的,所以提需求的时候我不在公司。会不爽,主要还是很不喜欢被动做需求的感觉。作为一名产品经理,个人认为还是要有明确哪些需求该做哪些需求不该做的能力和权力,而不是上司说做什么,然后自己就一股脑闷头把需求做出来交上去,没有思考,没有对产品负责。
其次,是做了那几个需求,并且确定好逻辑后,又被一个FYI接过去做了,这个时候虽然有一点点点的不爽,但还是无碍的,因为毕竟发邮件提需求的时候是他提的,那理应也是他去整理,我肯定不会有什么异议。主要是,在跟他讨论功能逻辑的时候,感觉在一些场景处理上不应该是那样设计。比如说回到顶部按钮的出现场景,应该是向下滑动两到三下时,出现“回到顶部”按钮,这时候用户是有回到顶部这个需求的,所以更符合逻辑;而他们讨论的设计是,向上滑动时,持续悬浮“回到顶部”按钮,但是向上滑动用户的需求是浏览页面下更多的帖子内容,而不是要往上回到顶部,在用户没有这个需求时持续悬浮此按钮,会对用户的浏览产生打扰,相当于用户明明是想浏览更多帖子,但我们放个“回到顶部”的按钮不断在提示他回去,这个体验肯定是不合理的。最后通过跟另外一个同事一起讨论这个想法后,对方采纳了我的意见重新考虑逻辑。但是让我不感到不爽的不是讨论撕逼的过程,而是讨论快得出结论时,大家的态度——“不要纠结啦”“哎呀就这样吧”,感觉大家只是在快速解决一个需求,而不是真正考虑到用户去做的。公司内执行方所做的需求,很对都是从老板那边来的,执行方做需求的时候,只是想着把这个需求做成功能出来,快速解决老板的问题/任务,但是我们真正应该考虑的是用户,作为PM需要对用户负责。做一个需求,能在第一次一次性把用户体验做好,会避免后面的一些麻烦。从我的实习经历来看,功能第一版时没有把用户体验考虑完全,大多数人的想法是“先把功能\需求做出来,后期再完善”,但是这个后期,并没有具体的时刻,在一个应用内,我们给什么,用户就用什么,他们习惯了也没有太多负面反馈,那么那个用户体验很小几率会被人拿出来优化,因为看起来没有问题,但是实际上它的体验就是不好。APP内这样的内容多了,整个产品的体验不会有多好,留下的用户虽然能接受,但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喜爱,久而久之,这个产品就会离一个“好”产品越来越远。说起来,还是一句话,对自己要求不够高,对产品的要求不够高。
还有,如今实习生在公司的角色有点偏离了我最初的期望。一开始,我希望这里的实习生能有较多的发挥空间,比较多地参与决策,这样一方面自己能成长更快,另一方面也有成就感不是。然而,如今产品的需求决策,实习生是不得参加的,也就是开产品决策相关会议的时候,只有正式员工参加。这简直,那我不是太!被!动!了吗?好吧,我不是个乖乖听话只恪守本分的员工,我希望能真正去参与思考该做什么。而不是现在,他们决定了讨论了以后,告诉我,然后我去做。我的主动性只能在了解需求、场景设计体现了,对自己有点失望。
最后,是电脑坏了!虽然公司会帮买电脑,但是听说会卡,想痛下心来自己买个Mac又很可能会导致生活拮据,手机也经常卡机,真是头大。
吐槽了这么多,其实还是得一个个解决。
1. 平时自己主动性还是不够,思考的不够多,否则就算是实习生也可以提需求,还是看个人主动!
2. 说起来有时候自己是自己说服力不够。平时应该思考更多,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如果坚定自己是对的,努力去说服别人会比抱怨好很多,就算最后被别人说服也没关系,只求心服口服,达到共识。
3. 主动套近乎乘机参与决策会啊!刚开始以旁听去参加会议,自己能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后,人家自然开会就会叫上你了嘛!
4. 这个,只能说淡定,先尝试公司电脑,如果实在不行,筹钱或者分期付款买电脑!就酱!
总的来说,年轻人,还得靠你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