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我爸看电视的品味比我高得多。
多数情况下家里电视机遥控器的主导权是我爸掌握的。他要么看《海峡两岸》、《直播港澳台》之类的时政评论节目作为和老伙计聊天时的谈资,要么就是守着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或者中文国际频道直到睡觉关电视也不换台。我只能趁着他不在家偷偷地切到湖南卫视,还得在他回家之前调回原频道。可能是央视财经频道看得多了,经常在电视屏幕上看到芮成钢,他在那主持《经济信息联播》和《环球财经连线》两档节目。
看得出来,我爸挺喜欢他的。一点也不奇怪,这位小时候不折不扣的“三好学生”、长大后意气风发的社会精英,的确是家长拿来教育孩子的绝佳素材。长得一表人才、穿着西装革履,第一印象就能获得不少加分,拽一口标准流利的英文,从最容易糊弄的学生群体中笼络不少忠实粉丝,时不时和各界大佬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中,无论是谁瞅见了都会觉得挺高端,星巴克、代表门、骆家辉,隔三差五上个头条,一副大步流星迈向人生导师宝座的架势。
可能是受我爸的影响,我也一度觉得此人不错。大一时还在微博上关注了他,后来发现他的微博很没意思,发的东西一股浓浓的鸡汤味,便顺手取消了关注,我记得同时取关的还有杨澜。之后也读了他的那两本书。简介中的各种名头确实挺吓人的,“最年轻的耶鲁世界学者,中美、中英杰出青年”,牛逼哄哄。在书中更是肆无忌惮地秀出自己的朋友圈,和布什交情匪浅,和陆克文称兄道弟,看完后容易产生一种错觉:他和所有大鳄名流都很熟。话说回来,读了之后也有好处,面对他这极具杀伤力的履历表,反观自己,估计不少人会像我一样在心有戚戚的同时产生“见贤思齐焉”的想法。
自然也要推荐我爸看一下。他之后还读了白岩松写的那本《幸福了吗》,评价是没有芮成钢的《虚实之间》写得好。嗯,我准备再送他一本柴静的《看见》让他打发时间。
认识一学长也很崇拜芮成钢,言语之间喜欢称之为“芮男神”。他锒铛入狱的新闻爆出来之后,我们宿舍的人也沿用了这个词来在宿舍卧谈会的时候大开玩笑。当然,这个词现在看来是政治不正确的。和我爸通电话聊到这事儿,他还表示大为惋惜。
嗨,我爸这个脑残粉!
如果,你能去梦想,但却不做梦想的奴隶
如果,你能去思辨,而不是为了思考而思考
如果,你能以平常心坦然面对失败和凯旋,并懂得,它们其实是幻象
如果,你能忍受你说出的真理,被无赖们故意曲解演绎,用以误导愚昧人群
翻译得多好,怎么就没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