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说咱一个穷乡僻壤的农村家庭吧。
我爷爷是农村典型的穷光棍,在32岁的时候碰到了来家了乞讨的奶奶,于是收留了她,两人结婚生了我爸爸,爷爷奶奶辛勤的种地养家糊口,因奶奶口才较好,当上了村妇联主任,日子慢慢有点好转,我爸爸的小幸福就是经常跟着奶奶各个村组跑跳上大石磨唱歌跳舞大人们会给糖吃,奶奶不用乞讨了生活好转了得了富贵病,高血压,在一次大侄媳无奈撒泼之后犯病去世,那时候爸爸才读初中。生活的压力加上农村孩子的野性,爸爸上课就想睡觉了,读到高一就辍学回家了。爸爸后来给我们讲他很后悔没参加考试,哪怕考个中专也是有工作分配的。回来后爸爸就和爷爷相依为命种田耕地了。但赋税重,交了税就可能自己吃都要节约点才行,无法用收成换其他了。好在奶奶村主任那会带着爸爸在河西边村里订了个娃娃亲,那姑娘水灵漂亮,浓眉大眼黑长发。爸爸又是那种会讨人喜欢的人,如是那姑娘义无反顾的跟着饭都吃不饱还欠债一屁股的爸爸了,也就是我妈妈,她20岁就和爸爸在一起努力拼小日子了,21岁意外生了我,因生活拮据及营养不良等原因孕期晕倒过几次,爸爸那会自己在山上挖黄土,从很远的邻村每天肩挑稻草到山上烧砖。往返大概几时回吧。就用双手和双肩这样挑起了全家人的日常开销,还完了奶奶去世费用的债务。
也许因无避孕措施,在我1岁过点的时候,大弟又出生了,妈妈还是因营养跟不上没有奶水,爸爸一人继续烧砖挣全家7人的生活开销。早出晚归,中午妈妈带着我去山上砖厂送饭。一家人的日子就这样用爸爸的双肩和双手撑的稳稳当当。大弟岁多的时候二弟出生了,日子好过点,妈妈的奶水也够了,记得二弟有时候吃奶是妈妈做在家的门槛上,二弟就站在妈妈坐的低三阶的地方吃,那会应该有两岁了。家里房子是爸爸自己烧制的砖瓦盖的土房子,门槛是山上打下的整块整块石头做的台阶。三室一厅一杂屋,住着太爷爷、爷爷、小姑姑还有爸爸妈妈我和两个弟弟。房梁是用木头做的,然后木板盖实了,家里收的稻草、花生杆等可以用来做烧饭用的柴火就都放在我们头顶上的隔层上,晚上睡觉的时候经常听着老鼠啥的在上面跑的呼呼响。谷仓里面也经常是看着老鼠的黑粑粑。
爸爸喜欢倒腾新玩意,村里的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是爸爸买的,电扇也是,于是夏天的夜晚,咱家大门口开着电视和电扇,大半村人像平时别人家红白喜事等放电影一样拿着自家小凳子来咱家看电视了。
大概到了90年代吧,政策放开了,爸爸找同学想办法贷款买了辆手扶拖拉机,专门给别人拉活,建房子用的砖瓦沙子水泥板及商人贩卖的农作物等等。沙子是村里的河边自己用铁锹一铲一铲手送上车的,那会河水清澈干净,爸爸累了渴了会用铁锹在河里舀一锹水喝,饭则是妈妈骑着自行车送过去吃的。后来爸爸嫌手扶拖拉机小了慢了,和同村里小花的爸爸合伙买了一台“神牛”拖拉机,整个体积大多了,拉的货也就是原来的两倍多了。远程爸爸会和小花爸爸一起,近的呢,就一人开一趟了。这期间爸爸也和妈妈一起想法子拿着村里收的鸡和蛋,凌晨赶火车跑到武汉去买,但是他们太困太累,有一次两人守着地摊睡着了,东西被人悄悄的偷走了都不知道。回来后妈妈就不愿意再做那买卖了,爸爸就继续想办法扩大业务范围的利用“神牛”拖拉机。因为银行有同学,爸爸贷款10万做了一大笔农用化肥买卖,小挣了一笔,于是就在自家田地上盖了套红砖水泥板的结实房子,也就是我在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搬进去了,于是我们再也没听到楼上的老鼠唧唧和呼呼声了,但是过了两年一下雨家里就会漏水,因水泥板缝被晒的有空隙的原因吧。
我们三人都上小学了,每学期的学费加其他开销,爸爸单独自己买了辆“神牛”开着了,家里吃住都不愁了,还可以接济外公了。外公养了5个子女,但是愿意赡养他的儿子确没有,还经常搜刮他的生活。后来读初一了,爸爸在镇子上黄金地段上租了一套一室一厅的两层楼做便利店和住的用,两个弟弟也从村小学转为镇小学了。我们的零食从以前地里长的黄瓜西红柿菜瓜之类的变成了糖果水果及冰激凌饼干等等。不过现在回想,还是在村里时候买的很贵的那种“金鸡肉”好吃,5毛钱一包,也不知道啥做的,酸酸甜甜的,
到了镇子上妈妈守着生意就没啥时间给我们买布做衣服书包了,于是一有空妈妈就带着我们逛街买衣服。妈妈那会的审美观在我心里是很厉害的,不管是自己做的还是买的同学们都说我们穿着好看。记得有次妈妈给我买了套黑红格子马甲及长裤,还有白色衬衣的套装,我穿着它们去上学,还在镇中外的田埂上走的时候教室里面窗子边就站起来好多男生看,各种叫及口哨。搞的我以后都不怎么穿那套衣服了,想成为焦点。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