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拜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收益颇丰。
在53.怎样使教育者的话进入受教育者的内心,这部分,我了解了为了使我们的话进入学生的内心应该怎么做,以及家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我也加以思考了一些东西。
文章开始首先说了儿童在母育学校里应该养成细致的、温存的、敏感的、富于同情的心灵。我们要使儿童不仅用头脑和理智,而且用心灵去认识周围的世界。在学生儿童时代,两位雕塑巧匠——母亲和父亲的最精细的雕刀,是他们最精巧的动作。父母要使孩子在儿童时期经历情感教育。假如儿童在家里没有受到情感教育,他就不可能用心灵认识世界和接受教师的话。
教育的不理想,祸根就在于缺乏情感教育!
假如你想要让你未来的学生留心听你的每句话,感受你的话,就要关心儿童家庭情感关系是否丰富的问题。
关心学前期培养高尚的情感时,切不可对儿童采取体罚办法。体罚不仅是对人的肉体的暴行,而且是对人的精神的摧残;皮带不仅会使脊背失去知觉,而且会使心灵和情感麻木不仁。
在今后的工作中,把下述真理灌输到父母的意识和心灵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颗播在童年时代早期心灵中的小种子,在成年时会成为一棵大树。一切都取决于播下的是什么种子和播在什么土壤之中。
如果你想使你的每个学生都成为真正的人,应该让家长从儿童5岁或4岁起就对他进行劳动教育。谁如果害怕,说:“啊呀,太早了!”谁有朝一日就会懊悔地确信:已经太晚了。
我们和家庭作为并肩工作的两个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一个方向行动,要知道,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互对立的立场是极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