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活不能给你灵感时,就应该尝试去见更多更远的地方。不论说成旅游或是说成旅行,本质上都是去陌生的地方博一个新鲜感。有人认为不去网红风景区打卡就不能算到此一游,有人认为城市里的商城不过千篇一律。但实际上,每个城市都有自己截然不同的气质,由不同的声音,气味和触感形成。落地到更现实的境地,由我在此处接触到的每一个真实的人物和走过的每一处地点形成。当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前去触碰,此处此地给我反馈的一切回应混合起来,就是我个人对此的城市记忆。
曾有文字敏感纤细的描述过上海是如何一座以冷漠见包容的城市。其实,在哪里都好像差不多。当你崩溃失意选择在地铁口或麦当劳里大哭,旁边也许有默然工作的阿姨回扫帚间后和自己的同事分享猜测,有思及自身的白领回家路上轻轻的一口叹息,有懵懂孩童被哭声吓了一跳仍然无知无觉。每个人的世界里别人都是不需要完整剧情和详细介绍的配角,他以为和你感同身受的时候也不过是想起了自己或悲伤或不堪的曾经。
住在你家对面三年的邻居对你来说只是一个每天早晨出门会动静很大的锁门的中年人,偶尔会在电梯间遇见,以轻微冒犯的口气说点外卖不好。其实她可能也有一瞬间想要释放善意邀请你去她家吃一顿饭,也可能在孩子闹着要吃炸鸡的时候埋怨过你家门口的外卖袋。但是你都不知道。并且这些仅仅是基于想象的事也只是围绕着你想象出来的。你不会去问一个陌生人每天吃什么菜,为什么和身边的人步入婚姻,她又接触了什么人,一切与你无关的事在你们没有交集的时候全是一片空白,你也想都不会想起来要问这种事。
一切重复着又与昨天微微不同的细枝末节组成你我的生活,也组成着许多人的生活,因为相似而显得平凡。总有人觉得一个听厌的故事显得乏味,却在事情发生到自己身上时又撕心裂肺。因为在故事里配角的喜怒只是为了烘托气氛,只有主角的情感才是和了血肉的悲欢。
我生活着当别人的次要配角,他们也在我的生命里占有不同篇幅,各自交集又分散,明明是天然的不相融,却还是会叫喊着感到孤独,并在这种应该茕茕孑立的时刻引发无数共鸣。
我不是什么失落的灵魂,也没有所谓过于敏感而微微神经质的精神感官,我只是偶尔看见网上有什么精彩的话,拿来往自己身上某个经历一套,生拉硬拽之下也算合辙,于是抒发一套自以为拥有特质的感情长句。我甘愿承认自己的平庸,也不是因为有多么坦诚,只是一次又一次求入门而不得法,想要疯狂也没有理由罢了。
在虚构的文字里流自己的泪,没有一个人可以毫无重担。其中的区别在于幸运的人至多有些感情上不大如意的烦恼,在一些真正受过伤的人眼里实在是最最细枝末节的不幸了。甚至可以说,受过最大的伤就是一场感情上的抛弃或背叛,未尝不是一种幸福。感激每一个在我真情实感悲伤的时候选择安慰而不是因为它微不足道而嗤之以鼻的人。
说出自己的想法最艰难的一点就在于在后续的日子你将持续不断的做对抗。一开始是为了维护这个观点做对抗,然后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信念做对抗,最后,你好像不再认同它,反驳它,厌憎它,这就变成了你与过去的自己进行对抗。无知者恼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自卑者擅长不停的否定自己。我时常在一句话说出口后不久立刻反驳自己,并不是我真心认为过去的自己有多么错得离谱,只是觉得难以承受别人的批评。我善于将一个群体里一些微小到被忽略的错误归咎于自己,却不敢承认自己真正的不堪。曾经的我很怕别人说我也不过如此,如今我早已认清自己不过如此,从英雄到普通人,自我认知成熟的过程就是给曾经野心勃勃的自己不停的灌入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