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为自己的感受负责(6.2)
1、非暴力沟通要我们意识到的是,他人的言行举止或许会激发我们的感受,但绝非产生这些感受的原因。感受源自我们如何看待他人的言行以及我们当时的需要和期待。
2、当他人通过语言或者非语言的方式向我们发出负面信息时,我们可以选择四种不同的方式来接收:
①第一种选择是指责自己,将错误归咎到自己身上。(内疚)
②第二种选择是指责对方,将错误归咎到对方身上。(愤怒)
③第三种选择是关注我们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会感到伤心,并发现伤心的感受来自内在的需要——渴望自己的付出得到肯定。
④第四种选择是关注对方想要表达的感受和需要。
3、通过关注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价值观或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是为自身的感受负责。
4、当我们通过评判、判断和想象等方式间接地表达自己的需要时,他人很容易认为我们在批评他们,并随之启动自我辩护和反抗。
5、在通往情绪自由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情绪的奴隶”
第二阶段:“面目可憎”
相比委曲求全,真诚待人是一份更加珍贵的礼物。同时我也向她展示了当他人生气时,她可以如何同理对方,而无须为他们的感受负责。
第三阶段:“情绪的主人”
在这个阶段,我们不再出于恐惧、羞愧或内疚来回应他人的需要,而是因为发自内心的慈悲与爱而相互给予。我们既不再为他人的感受承受承担责任,又能全然地为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为负责。同时,我们也明白,若牺牲他人,我们也永远无法真正满足自己的需要。非暴力沟通帮助我们既清晰表达自己,又同样关心他人,从而实现我们的情绪自由并与他人建立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