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星座和算命的说法么?
如果你曾经接触过,会觉得他们的说法真准。
就如我是一个巨蟹座,按照传统巨蟹座的解读来讲,这个星座是非常顾家的那种,但我的工作性质又是常年出差,而且我还乐此不疲,这是不是就是有悖于巨蟹座的解读?很多了解点星座的人都会觉得我是非典型巨蟹座,但是我还是觉得巨蟹座顾家说得蛮准的,因为我认为除了出差外我都是在家洗衣做饭带娃,是个标准顾家的人,所以我还是一个典型的巨蟹座。
其实,不是巨蟹座的人,你讲他顾家,他会说不准么?
就如去年我见过一个算命的,她说我“前半生无比坎坷”, 我听后立马觉得很准,因为我立马联想到自己在这么多年遭遇到了多少挫折。
其实,换做其他人,这个说法成立么?根据“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个人都不会一帆风顺的成长,所以每个人在听到这个说法后,都会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找到那些“坎坷”来印证这个说法。
星座和算命的那些说法套到任何一个人身上都会很准,包括看似“科学”的心理测验。
1948年,有个心理学家叫伯特伦·弗拉(Bertram Forer),拿自己的学生做了个实验。他给每个学生发了一份性格测试题,就好像咱们今天常做的那种心理测试一样。弗拉跟学生们说,根据你的测试结果,我就能判断你是什么性格。
第二天,学生们果然都收到了弗拉给写的性格描述。其中有个学生的测验结果是这样的 ——
“你祈求受到他人喜爱却对自己吹毛求疵。虽然人格有些缺陷,大体而言你都有办法弥补。你拥有可观的未开发潜能尚未就你的长处发挥。看似强硬、严格自律的外在掩盖着不安与忧虑的内心。许多时候,你严重地质疑自己是否做了对的事情或正确的决定……有些时候你外向、亲和、充满社会性,有些时候你却内向、谨慎而沉默……”
这个学生一看,这说的就是我啊!弗拉让学生们给自己收到的性格描述打个分,满分5分,结果学生们给打的平均分是4.25分。
其实,事实是,弗拉只写了一份性格描述。所有学生收到的性格描述都是一样的。
但是每个人都觉得那个描述说的就是自己。真实情况是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一些性格描述中说的特点,因为说的一致的地方会让人印象特别深刻,人们就会感慨这说的真准啊。
这个心理学现象被称为“弗拉效应”,更广为人知的说法叫“巴纳姆效应”。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相信星相学。摩羯座是什么性格、水瓶座又是什么性格,其实你要是没有对自己星座性格先入为主的成见,你可能觉得哪个星座说的都是你。
并不是说这些分析说错了。这些分析都对 —— 问题在于对每个人都对。
写出全球畅销书《影响力》和《先发影响力》的西奥迪尼在他的书中讲过一个他的真实案例,让我们见证下人类的想法是多么的容易被诱导。
西奥迪尼除了是一名心理学家和影响力大师,他还是一名“看相大师”,他常常靠着看手相,来打破聚会上的尴尬和沉默。有一次他参加了一个家庭聚会,这个聚会上几乎没有一个他认识的人,所以,他就使出了自己会看相这一招,开始给人看手相。他把目标设定为了这家的主人。聚会刚开始的时候,他抓起了主人的手,向后扳了扳他的大拇指说,你是一个相当固执的人。主人点头深表同意。过了几个小时以后,大家酒酣耳热之际,西奥迪尼又给主人看了一次手相,这一次他又扳了扳主人的大拇指说,你是个很灵活的人。主人又忙不迭地点头。可是西奥迪尼第一次说他相当固执,第二次说他很灵活,这完全是两个相反的结论啊,主人竟然都觉得西奥迪尼看得很准。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当看手相的人提到了你很固执,你就会不由自主地开始在记忆里搜寻自己行为固执的时候,一定想得起来一两个现成的例子。而当看手相的人提到了你很灵活,那你肯定也能发现那么几个生活中可以佐证的例子。这样一来,你就一直不自觉地在印证别人对你的判断和说法。
我们每个人都很容易受到类似花招的摆布,因为这是人的一个本性,人们一般都会寻找别人说中了的地方,而不是说漏了的地方。
当我们知道了在沟通中“巴纳姆效应”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后,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巴纳姆效应”去获得更多人的认同,让他们能放下防备;另一方面,我们就不能任由“巴纳姆效应”的摆布,觉得对的说法都是对的。
我们如何能摆脱“巴纳姆效应”的摆布呢?
可以让自己能够建立起一种“双我思维”,就是你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把自己拆成两个人,左边一个你,右边一个你,让他们俩对话。其实这就是让自己的思维具备“批判性”。
富兰克林的“道德代数”法就是一种“双我思维”的应用。
富兰克林把自己的思维分作两个人,一个人是正方,一个人是反方。然后用一条线将一张纸分成两栏,一栏的上方写上“正方”,另一栏的上方写上“反方”。
他在正方这一栏写下赞成的想法,在反方那一栏写下反对的想法。这时候他完成了第一步,把他自己矛盾的想法整理出来,并且落到了纸面上。
第二步,他仿佛变成一个陌生人,冷酷地给刚刚写下的想法打分,不带有感情色彩。
第三步最容易,他计算了两边的分数,把相同的分数抵消,就自然知道该怎么作决策了。
当我们在听到别人对我们的说法后,也可以采用富兰克林的这种做法,例如有位老师评价我说“你说话这么快背后的心里原因是对现状不满意”。我就在纸上把自己“对现状满意的事项”和“对现状不满意的事项”都给写出来,并且给每个事项打分,结果出来后发现我“对现状满意的事情”分数更高一些。
霍华德·马克斯的“双我思维”也很厉害,他是橡树资本的创始人,管理了千亿美金资产,他把自己的思维拆分了两层:
“第一层思维的我”是普通的我,想法和别人差不多;
“第二层思维的我”是高人一等的我,要把第一层所有人的想法考虑在内,甚至能做出和别人完全相反的思考。
打个比方,面对一个人的说法,第一层次思维说:“这个人简直就是吹毛求疵,是对我的人身攻击,我得怼回去。”
但第二层次思维就会说:“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虚与委蛇的那么多,这个人说这难听的话,足以说明了他的做人真实,而且他指出来的问题,如果我改好了,我不就成为了更好的自己,那岂不是我更赚,所以我得谢谢他这么攻击我。”
愿我们都能在沟通中保持一颗冷静的脑和火热的心,愿你可以借助“巴纳姆效应”让自己收获更多的认同,愿你可以摆脱“巴纳姆效应”让自己更具理性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