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这一年即将过了四分之一了,这三个月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深入研究一个问题。迷茫分两种:一种是不知目标是什么,另一种是明知目标是什么,却不知从何处下手。
思来想去,就是觉得缺少一套方法论。what,how和why好像一个都不能少, why解决动机、内驱力和价值观问题,what解决目标、定义和边界问题,how解决路径、方法和操作问题。
前两天看《毛选》和林彪的《如何当好一个师长》,总结就是从大局着眼,从细节着手。这样说还是觉得有些抽象,于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意思,我又去找了一些这样的案例来看,虽然案例千千万,但容易的学习不就是从模仿开始的么?一切当代史不也是历史的重复么?规律如此,我需要的只是不断地累计我需要的案例,当案例足够多,多到我能总结出规律的时候,那便经历了一次完整的学习。这样我忘不掉,谁也拿不走了。
有时候真不是智商的差距,而是见识的不同导致了相隔很远的结果。有些人厉害的不行,因为看得多,听得多,做得多,经历得多。我时常觉得无经历,不人生。
于是在明显地感觉到时间精力不如十年前的时候,真切地意识到得聚焦了。聚焦为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过一种怎样的生活,做一件怎样的事,深究哪一个领域,达到哪一个目的。
不得不承认,还是见识少了,也没有在一个领域挖的太深,时间就这么过了,很不甘心,盲目地干这儿干那儿,也是一种浪费。
不必完全知晓天下事,也不必两耳不闻窗外事,心有所属,才好对未来的自己有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