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尾声。我猜很多人大概跟我一样,心里都模模糊糊能感觉到,2021年改变了很多,但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每个人都觉得今年确实过得比较的艰难。
从去年疫情到现在,7.8亿人负债!几十万家公司倒闭,百万大学生失业,绝大多数公司严重亏损。
恒大金服爆雷,房地产进入寒冬,教培行业集体下课,餐饮娱乐、文旅酒店、商超消费、影视行业无一不在生死边缘挣扎,
现在的老板,80%以上面临着资金压力、经营困难、倒闭风险。
如果你的公司还在,你能领到足够的工资,那你一定要珍惜当下,因为未来的事情太渺茫了!
谈不上总结,照惯例还是对过去一年的心路历程做个记录,具体实践的得失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获得的洞见和思想观念上的变化。
—————————————————————————————————拓展生命的途径
在经历了这两年的创业之后,我很难避免自己产生一种悲观的观点:
成功的创新各自都有各自的理由,甚至和时机、运气有关,很难总结和效仿。
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时代,想要做出一点新东西,想要做出一点不同来,这是我内心无可抑制的冲动。
有人天生喜欢户外运动,喜欢一个人背着行囊跋山涉水,对他来说山珍海味都比不上在野地里宿营煮的一包方便面。
有的人喜欢创业,他不满足于朝九晚五的生活,不满足于20岁就看到60岁的工作,他宁愿废寝忘食,也要选择充满不确定性的创业。
有的人喜欢稳定,不愿担责任,宁愿工资低一点,也要责任小一些,压力小一点。
这是大家喜好不同,选择不同,不管选择哪一种生活方式,日子都要过,事情都要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喜不喜欢的差别。
而创业和打工比,要难得多,累得多。
打工只需要专才,而创业需要全才。
打工是在公司的平台上做事,按部就班就可以了;
而创业是在社会的底层行走,再苦再累也得忍着,再大的问题也得自己解决。
如果把创业当作“就业”的途径,实在是大错特错。
创业一年,能体会到的辛酸苦辣、悲欢离合,相当于循规蹈矩的五年甚至十年!这也许是和平时期最绚丽的一种生活方式。我相信,人不能拉长生命的长度,但是可以拓展生命的深度和广度,而创业就是最佳的途径。
总之,我觉得不应该为了生存和赚钱而去创业,如果抱这个目的,绝大多数创业者都会陷入苦苦挣扎的境地,可能赚不到钱,甚至赔钱;另一方面,创业是个长期挣扎的过程,如果不能用理想和使命感去驱动,很难坚持下来,只有这些,才应该是创业的理由。
希望自己终有一日能创新成功,即便跌倒也最好跌在新坑里,这样在无数的坑边,也许最终会出现一条走得通的蜿蜒小路。
—————————————————————————————————企业家思维和雇员思维
这些年的创业无论结果如何,给我最大的回报可能是“企业家精神”。
世界上大多数人浑浑噩噩,对身边不合理的事物安之若素,其思维方式可以称之为“畜群思维”
这个词太难听,还是用一个好听点的,叫“雇员思维”。
与之相对的,则是“企业家思维”。
比如我们平时在街道办或银行之类的地方办事,感到效率非常低,办事员明明可以提高效率,但是他职权所在就得这么办,一般人也就无非抱怨几句“官僚主义”。
每个人都是照章办事没责任,大家都指责某个神秘的“上头”,这种思维就是雇员思维。
而企业家思维,则是对现状不但不满,而且不服!我不管别人怎么想,我就认为这事不应该这么办,我非得改变。
换句话说,这两种思维的区别就在于前者被动,后者主动。
真正的企业家就好像艺术家一样,永远都不会退休。
他们永远都有想法!有了想法,什么招聘员工、找投资人、品牌营销这些都是细节,想法才是企业家创业的核心。
他们不断产生新想法,不断尝试,失败了就再尝试别的想法,就这么一直干下去。
他们要冒很大的风险,但是他们往往低估风险,过度自信,非干不可。
企业家想法的关键,是想象一种不同的可能性。
在别人还没想到有这个需求的时候,你已经把这个东西给造出来了。
比如说乔布斯搞iPad。
之前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认为自己需要一个iPad,等苹果公司把iPad做出来了,人人都想要一个。
如此说来,现代社会的新发明其实都是被发明了两次。
第一次是企业家想出来,第二次是工程师做出来。
企业家的任务不是问消费者想要什么,而是替消费者决定他们应该要什么!
每个公司都有20%的雇员非常懒惰,你就算把股份分给他们,他们也不会好好干活。
他们彻底被动,你永远也影响不了他们。
但是有10%的人是即使你不给他们钱,他们也能把事办好,这些人就是天生的企业家。
他们哪怕在麦当劳打工,都能主动把店里打扫得窗明几净,还要时不时地给你提各种合理化建议。
对这样的人你也没法改变,你跟他们其实不是雇佣,而是合作关系,等他们有了足够经验就会自己出去创业。
你真正能影响的,也就是所谓“企业文化”有用的,是剩下那70%的人。
他们,当然是最典型的,“雇员”。
“雇员”几乎成了一个略带贬义的词。事实上有雇员才有企业家,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雇员,“雇员”,是光荣的劳动者。
但是我敢打赌,随着年龄增长,你会越来越反感“雇员”这个词。
说某某是个雇员,简直就等于说他是个听别人指挥、没有自由意志,必须依托于某个大组织才能生存下去的人。
所以对于那些40岁开外的人,你可以称他为领导、老师、工程师,哪怕是“同志”,甚至“师傅”,但是千万别强调他是个“雇员”。
不过现在是互联网时代,雇员和企业家其实已经没有那么明显的分界线。
一个具有现代化管理思维的企业,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自主能力,雇员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改变企业。
如果公司政策得当,这种合作关系也许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未必非得都出去自己创业。
并不一定是你非得自己拥有一个企业才需要“企业家思维”,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点企业家思维。
一个教授带五个博士生,其中四个人老老实实等着教授给安排任务,一个人整天出新想法,甚至给教授提各种要求,你猜谁将来能自己当教授?
雇员适应世界,企业主占世界的便宜,企业家改变世界。
—————————————————————————————————蜘蛛侠套装
曾经年轻时的我以为所谓“成功”是少数人的事,后来逐渐觉得只要努力就人人能成功,再后来看小明星的事迹看多了,认为不努力也有权成功。
随着年岁渐长,发现成功不是“有天赋”就行的,也不是什么埋头苦干拼命硬干就有回报的事儿。
而是在一系列矛盾中做出艰难的选择。
你是做个好学生,与人为善呢,还是做个极端学生,与体制为敌?
你是现实一点,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呢,还是乐观一点,用讲故事的方法哄着自己坚持下去?
你是科学评估各种方案再动手呢,还是无知无畏先动手再说?
你是做个内向的人,专心做好一件事呢,还是做个外向的人,积极寻找新机会?
你是个收入高又顾家的新好男人呢,还是沉迷工作只顾自己?
如果拿这些问题去问专门生产心理鸡汤的“人生导师”,他大概会建议我在中间选个平衡点。
其实都选中间你就是个平庸的人。不选中间,你就面临风险。
怎么选是个人的事儿,但至少我目前认为这个选择的关键原则,就是掌握主动权。
前两天又重新看了《蜘蛛侠3》的故事。
我们知道蜘蛛侠有一套红蓝色套装。
在这部电影里,他获得了一套黑色套装。
这套衣服比旧的那套可厉害多了。
它提供更高强度的蜘蛛丝和更强大的战斗力。
蜘蛛侠得了黑色套装之后,战斗力飙升。
但是他很快发现一个问题,自己每天都变得非常劳累。
有时候脱下套装,好好睡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起来感觉反而更累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这个黑色套装是有生命的东西,这种东西叫“共生体”。
蜘蛛侠脱下衣服睡觉的时候,衣服又自己爬回到蜘蛛侠身上,而且带着他出门做了很多事!这就是为什么他总是这么累。
等蜘蛛侠知道套装是个共生体,已经有点晚了。
共生体越来越强大 —— 以前是共生体寄生在蜘蛛侠身上,为蜘蛛侠服务,现在是它要蜘蛛侠要寄生在它身上,让蜘蛛侠为它服务。
蜘蛛侠以为自己获得了强大的力量,但是他其实变成了这个力量的奴隶。
而共生体套装,也许就是我们的工作。
有的人拼命工作是出于一种使命感,他感受到使命的召唤,认为这件事非干不可,宁可牺牲一点个人生活。
也有的人拼命工作,是深陷于某个游戏之中不能自拔。
这两种情况的区别是前者主动,后者被动。
想要把握主动,你就得先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而不能让别人影响你去干什么。
像现在很多大厂的一个企业文化就是人人加班加点,下班很晚了也不回家,都在公司耗着。
公司也知道超长的工作时间并不能带来更多生产力,可是公司就算劝员工回家,员工互相影响之下,谁都不愿意先走。
最怕的结果就是你超长时间工作,结果还是碌碌无为。
—————————————————————————————————瞎折腾,还是真探索?
今年我单在得到平台上的学习时长是362天,1122.4小时,1682本书,107门课程…
如果加上混沌大学、知乎、B站等付费课程,可以说是对知识如饥似渴了。
可我们平时接受到的最多的就是要精而不是贪多,这样才能有一个硬实力专长,网上也经常提到知识焦虑,认为得到在贩卖知识焦虑。
知识焦虑而贪多与“逃离舒适区”去建立新的脑回路有何区别呢?这样会不会造成想样样得,结果啥也没有得到,就像被老年人当反面例子来教育有些不踏实经常换工作的人,到老还是一事无成的人,来以此说还是稳定工作最好,要知足常乐?
说句刻薄的话,是不是贩卖知识焦虑取决于是谁在卖。如果是别人卖,那就是贩卖焦虑;
如果是自己卖,那就是百年树人——许多人的真实想法就是如此。
在我看来,工作之后去自己报名上课的人,要比学生时代的自己刻苦多了。
这是因为人性就是如此,不会尊重免费得来的知识。
为了知识付出越多,也就越发珍惜。
可以找出一百条理由反对知识经济,贩卖焦虑只是其中之一。
但是,只需要能让人们珍惜知识,主动学习这一点成立就足够了。
至于说具体的个人,是不是狗熊掰苞米,要看他是想做什么。
如果是为了一个具体的目标,比如说理财、减肥、心理健康,或者是为了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那么他大概率不会迷失。
如果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新知而新知,那就是把知识当做盔甲穿在身上,当作LV包包挂在身上,那的确可能最后一事无成。
许多人的得失心非常重,蚯蚓都还没有挖一条,就开始担忧鱼钓多了冰箱里味道大。
我觉得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思虑,毫无行动的思虑只是在浪费大脑的能量。
说白了,你浪费人生中的一年时间去了解这么多新领域,你又能损失到哪里去?
但是,许多人却是在原地思考了十年,寸步不移。
记得有一期《罗辑思维》介绍了“奶头乐”理论,说精英阶层和普通人之间有一个交易:你们只要不惹事,就可以获得任意多的快乐。
你可以过任意想过的美好人生,没人介意 —— 因为你对真实世界的影响,小到了可以忽略不计。
你们高兴就好,把真实世界留给我们。
由此我想,除了生存权和快乐权,人肯定还应该有别的权利。比如说发言权、参与权、乃至于污染权。
了解和改变真实世界,肯定也是一个基本人权。
有人认为未来将是一个少数精英设计算法、普通人执行算法甚至被算法执行的世界。
我反正是拒绝按照算法生活。
我要参与设计。
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用“故事”来理解世界的。
故事里总有个英雄,有个主题,会有些冲突,但总会有个完美结局。
但真实世界不是故事。真实世界没有主角。
这个世界不是为了你,甚至也不是为了人类的幸福而存在的。
世界不在乎你的命运,而且没有义务让你理解。
真实世界没有主题。好人和坏人,好的主义和坏的主义,这些划分常常站不住脚。
从不同的视角看同一件事,你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
真实世界没有完美结局。
真实世界总是不尽人意,永远都有各种无奈,永远都是矛盾。这意味着人生并没有先天设定的意义。
活在当下还是着眼未来,献身工作还是回归家庭,眼前的苟且还是诗和远方,这些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
但是有一点,真实世界比任何故事都好:它充满惊奇的刺激。
因为这一点,也许我可以把“体验真实世界”当成人生的意义。
—————————————————————————————————阶层跃迁的智慧就是边读书边实践
如果把日常生活和知识技能看成两个世界的话,
摆脱僵化的人生有两条路径,第一条就是跨学科,我们不断的向“知识技能”里添加工具,只要工具足够多,面足够广,我们的视野便能够打开。
面对人生的各种场景和变化,也能找到相应的工具,这就是所谓的读万卷书,也叫书本智慧。
走这条路最危险的阶段是在读的书还不够多却以为自己已经读了很多书的时候。
这个时候一个人会变得很有主见,但其实对世界理解又很片面,这是人生最容易踩大坑的时候。
就像打德州扑克,亏最多钱的情况并不是拿了一副坏牌,而是以为自己拿了一副好牌,一路下注跟到底,几乎ALL IN。
结果对手的牌就是比你更好,一次性就亏到血本无归。
所以年轻的时候只读过几本好书,却缺少在真实世界中摸爬滚打经验的人,反而容易变得僵化和执着。
被一些看起来很优美的理论观点绑架了思维,总是试图扭曲世界来套用这些理论。
比如有些人喜欢巴菲特或者乔布斯,就觉得他们的方法论是世界上唯一的真理。
这个世界上能写出畅销书的人大多数都是处于少数派,他们很多是名牌大学毕业、大学教授、公司高管,他们的人生不能说一帆风顺吧,但至少对阶级逆袭很难有深刻的体验,这点对读书人而言一定要警惕。
其实绝大多数商业理论的作者在真实的竞争中,是拼不过那些不怎么读书但社会实践经验却很丰富的对手的。
因为后者走的是人生成长的第二条路,就是“真实世界”这条路。
在真实生活中去摔打、感受、体验、失败、受伤、然后恢复,依靠长时间用肉身,去跟残酷的概率世界碰撞,用血和泪的教训沉淀下来一种叫做经验直觉的体验的东西,这个也叫做街头智慧。
走“书本智慧”和“街头智慧”两条路径,相当于在人生秩序图中,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成长路径,选择哪条路最适合自己,其实取决于大家踏入社会的起点。
有幸处于秩序线上面的人,他们头脑聪明,学校不错,专业抢手,运气也不差,一踏入社会就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或者是本身家境就比较好,起点比较高,世界在接纳他们的时候,早已经把无序和混乱的那些部分挡在了外面。
起步阶段他们就跨过了秩序的分界线,就是从山腰上开始爬山,这种人生的不确定性已经大大收敛了,这种同学适合走书本智慧的成长路线。
对他们而言最大的陷阱就是刚才说的单一知识体系的诅咒:知识面太窄却以为自己已经了解世界。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跨学科知识才可以很好的解决大部分人生问题。
但秩序线下方的普通人就不同了,在任何一个社会里,大多数年轻人起步的时候,其实都是处于秩序线的下方。
一上来就拿一手好牌的年轻人永远是少数,顺利的人生大都相似,不顺利的人生各有各的不顺。
无论是家庭拖累、职业不顺、学业平庸、考试失利、还是身体疾病,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可能让你在开局的时候,掉到了良性循环的外面。
对于这类人而言,单纯依靠书本智慧是绝对不够的,他们的突破必须要磨练街头智慧。
我去年看过一部《卧底亿万富翁》的真人秀节目,它是我迄今为止看过的展现街头智慧最好的教程了。
“街头智慧”这种东西,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用纪录片而不是讲课的方式呈现是最有效的,这部剧里面主人翁有很多做事的方法放到中国也是完全适用的,比如只要找到客户需求,就有赚钱的机会,抓住机会就有成果,有了成果就能推动下一个成果,一开始根本就没必要去想的很长远。
再比如赚大钱一定要分解目标,想攒100万就先从攒1万开始。
还有就是不管遇到任何挫折,专注于清醒思考和计算,而不是抱怨和哀叹都是逆袭的王道。
或者只要比普通人忍受更多的痛苦,总有普通人得不到的机会会向你打开。
或者天下没有卑微的工作,赚钱机会就在泥里面去找,扫厕所、收破烂、翻新二手车都可以拿来挣钱。
再比如大多数人都是不自信的,所以仅仅表现的很自信就已经超过了大多数人。
还有,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弱势,还有比如信息差永远存在,这个世界永远有懒人,也就永远有利用信息差赚钱的机会等等等等。
总而言之,只有去看了,再换位思考才能有感受。
我发现有“街头智慧”的人通常有这样的特质:察言观色、捕捉需求、极端务实、没有幻想、专注目标、忍受痛苦。
他们没有学院派常见的真善美、伟光正的书生意气,永远思考的就是如何搞定钱、搞定人、搞定事。
其实任何的知识智慧和想法,如果没有变成结果,他都只是你的潜力,而不是你的实力。
受过高等教育的同学,在这个点上一定要有觉悟。
不过话说回来了,想要磨练街头智慧,就必须拿肉身去撞这个世界,会疼,会很疼,而且撞一次毫无用处,必须撞很多次。
这个过程对意志力、体力、心理、智力都是全方位的考验。
尤其是体力,它是一切的根本,所以任何事业干得出色的人都会告诉你,脑力劳动最大的门槛其实就是体力。
而那些最终能把“书本智慧”和“街头智慧”结合的人才会具有极强的逆袭能力。
我的职业经历算是跨了多个学科,从最开始的艺术领域到软件工程再到科学展,为什么要做这三个维度的跨越?
我是这么理解的,工程的核心是实现,科学的核心是发现,艺术的核心是表达。
这里面,都是实现是一个社会发展最普遍需要的力量。
所以,工程师才会有这么多的工作机会,但这并不表示这是唯一能够突破阶层的职业,其实还有另外一种职业也很适合逆袭,就是干销售,更加广谱一点应该说是干营销,如果工程的核心是实现,那么营销的核心就是变现。
商业活动的关键就是把东西生产出来,然后再卖出去,即便你不是从事商业,当公务员,那你也会发现,除非你是在中央政府,否则很多地方政府,搞建设和搞招商引资就是政府的两大核心工作。
所以工程和营销无处不在。
说到营销工作,它是最典型的实践出真知的工作,也是最体现街头智慧的职业。
说回“街头智慧”,既然它要不断的跟世界碰撞才能得到,而这种碰撞又太疼了,所以很多人被撞过后就会放弃。
特别是如果在很疼的时候,能有救命稻草,有一部分人都会去抓,一旦抓住了可能就再也不愿意放手,阶层突破到此也就停止了。
这倒也没什么不对的,世界本来就是这么运作的,很多人会停在中途,很少人能到达终点。
不过这里面有一部分怕疼的人,终身都不会承认他们停下来因为怕疼。
他们会给自己找理由,然后不自觉的去攻击其他还在尝试突破现状的人,这当然也使得被他们攻击的人突破阶层变得更难了。
不止如此,阶层突破最大的阻力还来自社群的亚文化,人是社会的动物,文化环境对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
比如我发现很多家境不好的家庭,从小父母之中至少有一方在价值观层面就是反对赚钱或者成功的。
他们口中总会说,太成功了不是什么好事,有钱人根本就不幸福,穷人才有天照应,富人都会遭天谴这类话。
这其实是一种强烈的精神暗示,类似思想烙印,很早就被打到下一代的大脑里。
要知道这类父母年轻的时候,也可能也都尝试追求过金钱和成就,直到后来发现生活已经无法改变了,就不再尝试,于是发展出了一套抗拒金钱和成功的亚文化。
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有一套自我保护的机制,大脑会尽量的让所有已经发生的事情合理化,避免情绪崩溃。
尝试突破阶层的人,也会被身边一层一层的理由和借口包裹起来,举步维艰。
他们面临的从来都不是单一的困难,而是概率的打击,人脉的缺失,缺点的放大,马太效应,好友的阻挠,亚文化的潜意识多重阻力交织在一起的阻碍,还不包括生理层面的疾病,生活层面的坏习惯等等等等。
要知道突破阶层如此之难,即使你支付了巨大的代价,仍然有可能失败告终。
更何况,如果你什么代价都不愿意支付,那成功率就更低了。
—————————————————————————————————那些磨人的时间概率
我一直相信只要不下牌桌,就能够等到属于自己的机会。
但是2021年迫使我下牌桌最大的威胁就是身体,再这么透支下去,也许我还没有熬到成功,身体就先罢工了。
所以必须从饮食睡眠运动各个层面重塑自己,这意味着得忍受漫长的痛苦煎熬,很多喜欢的东西不能吃,很多娱乐习惯被打破,很多懒惰的时间被剥夺,有的时候生活真的是完全没有乐趣,比如连续工作一周已经非常疲惫了,结果发现这个也不能吃那个也不能吃,因为我的目标是活到100岁,身体和精力仍然有活力,那么意味着我年轻的时候必须付出代价,绕过那些容易让我短命的坑,比如说不健康的饮食,晚睡熬夜,缺乏运动等等,只有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我才能够等到概率之神眷顾的那一刻。
而时间是跨越阶层的第二个重要武器,塔勒布所说的遍历性中说到:只有活的够久的人,才可以看到概率世界真正的模样。
其实大多数人根本体验不到概率的全貌,因为他们中途就下车了。
塔勒布画过一张图比较了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100个人去赌场赌1次,另一种情况是一个人去赌场赌100次,假设这两种情况亏光的概率都只有1%,而赚到钱的概率达到惊人的99%,那么他们中间有什么差别呢?
100个人去赌博的情况,你发现其中99个人都是赚钱的,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去看你就会发现这个赌场赢面太高了,问题是其中有一个人他亏的血本无归,这个人在概率里只是一个数字无足轻重。
但是如果是同一个人跑进去赌场100次,这100次里面有1次,这个人就全部亏光,99次他都能赚钱,你猜怎么样?这个人能去几次?
答案是很有可能在第5次就全部亏光,然后他就再也不来了,这就意味着那没有出现的95次赚钱机会也就根本毫无意义。这就是塔勒布说的,时间概率和集合概率的差别。
我们的人生中时间概率是一条直线,一次清盘就离场,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正面的大道理,放在个人身上的时候毫无用处的原因。
因为正面的大道理通常都是站在上帝视角看全局,而不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看局部,与之相对应的是反面的大道理却很有价值,比如劝你少抽烟少喝酒,避免黄赌毒,避开迷人的异性,这类道理。
类似这样劝退的道理,通常能够让我们活的更久一点,而能够活的更久我们才能够穿越时间的概率池,才能够更好的接触到整个概率世界的全貌。
跨越阶层的第三个,就是选择环境。
人是社会动物,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基础概率中说一件事情在过去的统计中,已经被验证的发生的概率。
比如说成为马云是1/1亿的概率就是基础概率,现实生活中做很多事情是基础概率决定成败,而不是努力程度。
你想成为马云,基础概率就决定了你极难成功,不管你每天有多努力,每天只睡三个小时也没有意义。
我们对于基础概率并不需要有非常清晰的计算,但需要有量级的判断力,所以选择环境就是对基础概率池做选择的过程。
概念清晰是做好决策的起点,如果你已经在承受大城市的成本,那你就应该明白,你还必须充分挖掘大城市的收益,才不枉费你的付出。
大城市的收益是什么呢?就是建立更多的链接,进入好公司,参与同行交流,建立跨行人脉,这些都是大城市独有的好处。
如果你只承担了成本,却不挖掘收益,那么你就是全世界最亏的那个人。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不管掌握了多少智慧,到头来还是要看能不能想清楚自己要什么。
排除万难去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态位,否则我们的人生就会过的比较艰辛。
灵魂和肉体会经常分离,梦想和现实会时常撕裂,进入现代年轻人经常出现的纠结无力的状态。
—————————————————————————————————“新青年”要“小折腾”
一百多年前,陈独秀先生创办《新青年》杂志,在发刊词中说,青年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他提了六点:
第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第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第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第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第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第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这六条放在今日中国,不但是仍然掷地有声,而且足以令大多数青年汗颜。
“德先生”和“赛先生”的理想尚未实现,也许就是因为中国还有很多旧青年。陈独秀的要求太高了。
不用说别的,单论第一条,“自主的而非奴隶的”,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陈独秀的要求是“……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唯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
这样水平的自主,一般中国人做不到,美国人也做不到。“自主”是有大学问的。
而事实证明不用做真正的新青年也能在新社会生活。
以我之见,只要稍微有一点自主,能做到下面这简单的一条,就能超越多数青年。
折腾的而非墨守的。
有些人服从默认的设置,有些人喜欢折腾。
你新买个电脑,里面很多工具是现成的,属于默认配置。
比如上网用的浏览器,Windows 自带的以前是 IE,现在是 Edge,Mac 自带的是 Safari。但默认的不等于是最好的。
像 Chrome 和 Firefox 这两个第三方开发的浏览器,就比那些自带的好。
有些人自从用电脑那天开始就一直用默认的浏览器,从来没想过尝试一下别的;
有些人却是一接手就把各种设置全折腾一遍,追求最顺手的工具。
这种爱折腾的人,跟那些不爱折腾的、墨守成规的人相比较,依我看来,“爱折腾”是个优良品质。
这个品质也许能解释为什么很多“好学生”没有取得了不起的成就。
学校教育并不奖励折腾。你要做的是把老师让你做的做好,你要提供符合标准的答案。
好学生擅长取悦老师。现在人人都说希望学生有创造性,其实老师并不真的喜欢有创造性的学生,他们太能折腾了,被视为麻烦制造者。
你去考察那些成功的企业家,他们小时候都有过不听父母的话、很晚了还不回家、逃学和不到年龄就喝酒的经历。
咱们中国人完全明白这一点,不有句话吗,有出息的孩子都是“淘”孩子。
拿到名校学位或者在某个好公司得到一个职位,那不叫有出息。
你只要聪明又努力,别人让你做到的你都做到,你可以做到那些 —— 但是那些可不是成就。奴隶也能做到那些。
有出息,必须做出别人想不到的、没敢指望的、意外的事物才行 。
格兰特《离经叛道》中说,85%的白领员工不敢向老板说出自己的看法。
这些人下了班又是追逐小众流行又是奇装异服又是夜店,摆出一副叛逆姿态,其实都是优秀的绵羊。
创新需要冒险,做事的人得能折腾。
好,那你说是不是折腾得越狠越好呢?不是!
成功的创新者、企业家和政治家并不比普通人更热爱冒险 —— 他们是合理地规划风险。
他们喜欢折腾,但是不是大折腾。
我们需要的是“小折腾”。
小张本来是个工作清闲又安稳的公务员,有一天灵感迸发,突然想到一个创业的主意,当机立断就辞职了。
老李的工作本来就挺忙的,业余在家里搞了个自己的小项目。朋友劝他辞职开公司,老李总是下不了决心。
你说小张和老李,谁更有可能成为成功的创业者呢?
答案是老李。
有人研究了 1994 到 2008 年间美国 5000 多位企业家,发现像老李这样,先不辞职、兼职创业的企业家,失败的可能性,比像小张那样一创业就辞职的企业家,要低 33%。
稳当点更好。
搞创新已经是个充满风险的事儿了,你最好在别的方面平衡一下、对冲一下风险。
“呆伯特”漫画的作者斯亚当斯第一部作品已经成功了,已经在报纸上连载了,还继续在太平洋贝尔电话公司工作了七年。
恐怖小说作家斯蒂芬·金发表了第一部小说之后也是接着干了七年“正常”的工作。
你可能知道比尔·盖茨当初为了抓住个人电脑的商业机会,连哈佛的学位都不要了,退学了。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盖茨并不是直接就退学了。
他大二就已经卖出了自己的软件,但是继续上学,大三才离开学校。
而且离开也不是退学,是先办的休学。
而且他父母有钱,给他提供了资金上的保证。
如果你在一个领域有安全感,你就会更敢于在另一个领域成为创新者。
企业家跟普通人一样厌恶风险。
很多人出来是被逼、被催、被拉着出来的。这是人之常情。
成功企业家小时候的确爱做一些像逃学或者喝酒的事儿,他们青少年时期的违规活动数量是普通人的三倍 —— 但是他们可没酒后驾车,没吸毒,他们的折腾都是小折腾。
所以小折腾已经足够好了,而且比大折腾更好。
而我要说的是,更多的人是不折腾。
人们过惯了循规蹈矩的生活,每天上班走流程,对事情应该怎么办没有想法和要求,只关心工资和头衔。
好不容易不墨守成规一次,还是跳槽。
你说像这样的人,还能指望他有什么作为。
当然像折腾创业这样的事儿也得有一定的条件才行,有的人并没有一个能给他足够安全感的工作,大多数人也没有什么创新项目。
但折腾可以是一种工作风格,一种生活方式,它能体现你的自主性,证明你不是奴隶。
我们为什么喜欢幽默的人,青少年为什么欣赏「酷」的人?
幽默是“温和的违反”,酷是“积极正面的反叛”,是“对不合理的主流的一次正当的打破”。
这都是小折腾。
其实风险很低,但是真有意思。
自主,是个需要修炼的美德。
哪怕你主动换个浏览器,都算是提升了自己。
—————————————————————————————————目标很丰满,不确定性很骨感
有很多励志书籍号召我们给人生设定明确的奋斗目标。
前几年非常流行的一套时间管理方法——GTD,就要求设定长期、中期和短期的目标,每周回顾和评估这些目标的执行情况,时刻提醒自己要在正确的方向上努力奋斗。
但人给自己设定目标,也许并不是因为看到那些有目标的人生活得更好。
也许人制定目标,是因为人对目标,有一种心理需求。
我创业的时候就定下了一系列目标,一年要占领多少个城市,设备使用的周转率要达到多少,整个团队上紧了发条。
登山者爱说“因为山就在那里”,这个意思就是说我登山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出名,登顶就是我的终极目标——人生总得有点意义对吧?
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用几年的时间训练,投入重金做各种准备,一旦正式攀登,哪怕天气突然恶化也不愿中途放弃,宁可违反规则也要登顶!我们看珠穆朗玛峰登顶路线旁边倒下的一具具尸体,他们到底是怎么一种境界?
只有心理学家能理解他们。
心理学家分析,对这些不顾一切登顶的人来说,“目标”已经不仅仅是目标了,“目标”已经成了他们的自我身份认同。
我为什么?——因为山就在那里。
我是谁?——登山者。
有了登顶这个目标,我生活中一切事物才有了方向,我才能好好活下去。
心理学家说,我们之所以如此重视目标,是因为他们惧怕“不确定性”。
当生活有了明确目标的时候,你一切都可以按照这个目标展开,可以指定详细的计划,每时每刻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你可以忽略一切与这个目标无关的东西,外界再怎么动荡都与你无关。
这是一种什么体验呢?你的感觉会特别好,觉得生活特别充实,每天很有干劲。
但是明确的目标,其实也可能是有害的。
一个坏处是人可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不惜一切代价,忽视危险,就像登山运动员一样。
一个坏处是人可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犯规、作假,不择手段完成任务。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坏处,涉及到了行为经济学。
比如说,下雨天人们打车的需求增加,明明正好是出租车司机赚钱的好机会,为什么有些司机会早早收车下班呢?
因为他们对“每天要挣到多少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如果今天打车的人少,就宁可加班也要完成目标;
如果今天下雨挣钱容易,那就一完成目标就回家休息。
也就是说这些出租车司机虽然干的是个个体的生意,他仍然追求稳定,希望像个上班族一样能每天拿一份固定的工资。
人对确定性的追求,竟至于此。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见机行事,随其自然,没有机会就不要硬做,机会来了就放手大干。
世界非常复杂,本来就充满不确定性,而且不可能围着你转。
所以,人生当然可以有一个大的努力方向,但是不应该给自己设定特别具体的硬性目标。
你的人生哲学必须考虑不确定性,随时应对机会和风险:
1.不要只问自己想要什么,还要看看自己手里有什么工具和条件。不顾条件凭空设定目标,就是妄想。
2.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先别想成功了是多大的成就,先想想如果失败,这个损失你能不能承受。
对学习好的人来说,高考之前那段时光可能是人生最愉快的时期之一。
别的什么都不用管,你的唯一任务就是考试!可是等这些人长大成人以后就会发现,那其实是一种极为特殊的状态。
人生的常态是什么呢?
第一,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干什么。
第二,就算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干才是对的。
那些找到自己的使命,明确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而且还知道该怎么干的人,其实是特别幸福的少数人。
所以有些人一天到晚只不过是混日子而已。
有些人把孩子、爱情或者赚钱当做目标,每天有个奔头。
跟这两类人相比,那些制定了明确工作目标的人,似乎更值得尊敬。
但是哪怕是从纯工作角度看,这些野心勃勃的少数人,也不应该制定特别明确的目标,因为计划没有变化快。
事实上,过去搞“项目管理”,就是一种尽在掌握的俯视姿态:高层从大局出发制定一个总体目标,下级一层一层把这个目标细化,然后组织实施。
而现在人们慢慢意识到,这种管理方法非常不切实际,不但不能迅速适应市场变化,而且连最起码的组织生产都做不好,因为你根本不可能预期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意外状况。
更高级的管理方法,是充分听取第一线的声音,随时调整目标,追求灵活多变。
什么目标都没有当然不行,有些强人恰恰是因为自己执着的目标改变了世界,但是执着不等于固执。
什么叫好的目标呢?我想了这么一个判断标准:
你到底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有目标,固然幸福;
能容纳乃至拥抱不确定性,才是大智慧。
—————————————————————————————————去哪儿找到“好运气”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
很多人一辈子辛苦追逐,什么惊喜都没遇到过;有些人莫名其妙就能升官发财。
运气这个东西,你不服不行。然而求人不如求己,有的运气是自己可以争取的。
第一种好运可以叫做「盲目的随机性」。
四个人打牌,为什么你手里的牌最好?那么多人买彩票,为什么老王中了大奖?这就是纯随机性。
命运之神并不知道、也不在乎你们谁是谁,随便一扔,谁收到就是谁的。
寻常人们追求的好运,求的就是这种随机性。但是这个作用很有限。
你比如说打牌,抓牌之前对着手吹口气,如果真有效的话,我估计最多能把你抓到好牌的概率提高五个百分点 —— 不能再多了,否则那么好使的话就人人都用了。
同样道理,弘法寺第一炷香的祝福最多能把你中彩票大奖的概率扩大十倍,不然佛祖不好安排给其他客户服务的性价比,可是考虑到基础概率实在太低,扩大十倍也还是很低。
这种好运的特点在于它完全不可控,你只能等着。
可是真正的好东西怎么能这么被动地等着接收呢?你得能做点什么才行。
第二种好运是「跑出来的机会」。
你要是从来都不逛商场,当然就碰不上那波特价。
你要是平时很少能见到异性,当然就很难跟人自由恋爱。
你要是没有出现在风口现场,当然就只能看着别的猪在那飞。
世人只知道盼望从天而降的第一种好运,殊不知这种自己跑出来的第二种好运才是最常用、最有用的。
为什么那些最厉害的科学家、发明家和艺术家有那么多好想法?因为他们有很“多”想法。
他们尝试过很多很多,你看到的只不过是其中最好的那些。
这就如同如果一个人去过很多地方,他自然就会去过好地方。
那些好东西是“跑”出来的。
一个人所能找到的有影响力的、成功的创意数量,同他想到的创意的总数成正比。
贝多芬有 650 部音乐作品,巴赫有超过 1000 部,爱迪生有 1093 项专利,
毕加索创作过 1800 幅油画、1200 件雕塑、2800 件瓷器、1.2万张图纸,和数不清的版画、地毯和挂毯,
其中你能记住的,被世人认可的,才有那么几个而已。
你只看到有人亲吻了一只青蛙、那只青蛙居然变成了王子,你说啊,她真幸运!
殊不知她已经亲吻过无数只青蛙,别的青蛙没变王子。
创造的基础是勤奋。那个想法行不行,你得做过才知道。
你得尝试过很多很多想法才能找到一个行的。
不过搞创新也并不是纯体力劳动,你还需要的第三种好运是「有准备的头脑」。
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有句名言,“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头脑”。关键词是“头脑”。
同一个东西摆在所有人面前,只有有头脑的那个能看出来它的价值。
创造是想法的连接。而连接总是至少得有两头:面前有个想法,你自己还得先有个别的想法,才谈得上把它们连接起来。
同样看一场艺术展,外行只看到了热闹,内行能看到门道,有准备的头脑却可能收获下一个项目的灵感。
如果头脑里没有相关知识和思维模型,再好的东西摆在面前你也不知道该看哪里、该怎么看,你就不会跟它发生化学反应。
弗莱明当初是怎么发现青霉素的?他想要观察葡萄球菌的变异情况,把培养皿在室温下放了几天。
中间可能是有一点霉菌偶然掉在培养皿里,他清洗培养皿的时候发现那一个小区域内的葡萄球菌没有生长,于是判断那个霉菌里有什么东西可以杀菌。
这听起来很像是第一种好运,老天垂怜,给弗莱明演示了一遍青霉素的作用。
然而这里的关键其实是在此之前,弗莱明就已经做过类似的实验,他曾经以为自己感冒时候的鼻腔粘液里有能杀菌的物质,他一直在期待培养皿里发生那样的变化。
同样的现象发生在别人面前,只会被当做污染。
这种好运需要知识,而知识有个复利效应。
就好像攒钱一样,你的学问/经验/生意/社交网络越大,敏感度就会越高,就越有可能注意到新的机会。
那么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你就会迎来第四种好运。
第四种好运可以称之为「人设的吸引力」。
它说的是因为你的特殊人设,而不用你去找、是自动来找你的好运。
比如你的专业是考古学。当你还是个小研究生的时候,你整天盼望能赶上一次重大考古现场,可是有大事儿根本用不到你,你连写博士论文都找不到过硬的素材。
但是如果有一天你已经成了比如说西汉考古的头面人物,这一块全国就你最懂,那就不是你出去找素材,而是素材来找你了。
哪里新发现一处汉代遗址,谁谁得到几片竹简,你想不看都不行,这篇论文你必须写。
导演奥运会开幕式对张艺谋是个好运,但是张艺谋的存在也是奥运会开幕式的好运。
这是非你莫属的机遇。
最有吸引力的人设,并不是资格和职位,也不是排名,而是你身上的某种特殊性。
所以人生最好有点特殊经历。
别跟别人一样,或比别人做得好还不行,最有意思的人设是拥有别人没有的东西。
第一种好运是人人都有的,最不可控,用处也最小。
第二种好运是由行动决定的,它任何时候都可以争取,用处也最多。
第三种好运取决于你的知识积累,它不能临时突击得到,比的都是以前的功夫。
第四种好运却是自我奋斗和历史行程共同的产物,你不努力不行光努力也不行,它取决于使命的召唤。
重大成就往往是四种好运综合作用的结果,都要有一点随机性,有一点主动性,有一点特殊性,有一点客观性。
想明白哪些是可以争取的,哪些是必须等待的,哪些取决于别人,哪些取决于自己,我们也许会多一点对命运的主动权。
祝大家虎年大吉,当仁不让,取得四种好运。
202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