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时不时的看到朋友圈发出水滴筹,水滴筹自2016年成立以来,已然帮助了无数人。就像它的成立时的愿景是“让广大中国家庭病有所医”,水滴筹的出现的初始,的确让很多贫困家庭通过众筹,使病情得到缓解得到控制。
然而,总有一些人渴望不劳而获,总有一些人会钻公益的空子,在监管不严的情况下,也出现了一些不法人士通过水滴筹来骗钱。
患者是否具备水滴筹的条件?
如果在百度搜随手搜索水滴筹骗人,会出来很多新闻。比如某家人有车有房,才查出癌细胞。病人还未动手术,却一直在网上利用水滴筹平台筹钱,自己家有房有车有钱却分文不动。再如,我最近在一个群里看到一条转发的水滴筹,病人在11月30日晚上因脑出血入院,12月1日开始水滴筹,当我看到的时候已经捐款一万有余。这种现象实在让我觉得奇怪,昨天住院,今天就筹款。认证信息,甚至没有病人住院信息,只有一张病床。
所以,水滴筹是改变了我们面对困难的方式?以前家人生病,首先自己治疗,然后借钱,最后实在不行卖房。现在在医保体系也逐步完善的情况下,仍旧直接水滴筹。当然,也许经过诊断,已经判断所需病款非一己之力所及。大抵是因为众筹的钱不用还吧。
水滴筹的筹款是否去了该去的地方?
之前的一个新闻“王凤雅小朋友之死”,讲的是一位母亲,打着为女儿治疗眼睛的幌子,筹集款项,却将善款用于治疗儿子的唇腭裂。没有有效的监管,我们无从得知款项是否去了该去的地方。善良总是被人利用,人心终有一天会变得冷漠。
有人用疾病来敛财,有人用疾病来成名。还记得曾经的“罗一笑事件”,名下有三套房产的罗尔,虽没有选择公益捐款,但打“卖文”的名义,进行营销炒作,从而获利。
曝光出来的总是少数的,我们不知道的还有更多。原本一个造福不幸家庭的公益平台,因为种种原因使得其成为敛财的手段,可悲。国内的公益透明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