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了三年,三年的时间很少见人,很少社交,只喜欢自己一个人呆着,就是这样,三年的时光,向外的活动只跟自己最信任的朋友读书,然后就是“觉察”和给自己输入“心理营养”。
当我睡醒时,就想起床做点事情。这就是我当下最简单的想法。
然后,就想一读再读《心理营养》,想带着觉察把自己的体验分享出去,也希望能带着一些需要的朋友来“觉察”,给自己输入“心理营养”。
第一天
亲爱的各位朋友,今天,我们的《心理营养》读书正式启动,首先,我读了《推荐序一》,抛砖引玉。这篇推荐序,跟我是有很大共鸣的,甚至,我可以说,她说出了中国很多妈妈的心声。
我在四年前接触萨提亚,三年前接触《心理营养》和林老师时,应该是说,处于一个比较艰难的时间吧,当时孩子五岁,预备上学,打听了很多学校,听了很多妈妈们的焦虑,然后自己也会非常焦虑。当时在职场呢,感觉压力也很大,而我是一个既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又放不下孩子,还不放心别人带孩子的人,所以基本上,孩子的事,工作的事,都想亲力亲为。
是不是很多妈妈们都有这些经历呢?当时还没有“有限”这样的概念,觉得自己是个钢铁不坏之身,什么事情都“应该”搞定。很少主动求助,不愿意示弱,然而,在自己特别疲惫时,期待老公关心,主动伸手……满满的期待,自己却不能说出口,在老公不能主动照拂时,一肚子委屈,然后开始指责……于是家里经常鸡犬不宁……这样的剧本,我经常听到看到……是我们的生活就是如此“一地鸡毛”吗?
后来真是身心疲惫,然后走进了萨提亚……《心理营养》让我知道,人是“有限”的,每天晚上孩子无止境得要求讲故事,我开始学习跟孩子“温和而坚定”得说“不”,我开始对自己说,我现在累了,我需要休息……
《心理营养》不仅仅是教我做一个什么样的妈妈,不仅仅孩子需要营养,她在告诉我,我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只有当我心理营养充盈,我才有能力做一个好妈妈。做一个好妈妈很难吗?其实并不难,当一个女人,状态良好,心情安然,她什么都不做,都是对孩子最好的滋养。
这个观念大概会让人跌破眼镜,但是,我自己体验了,也确实验证了这一点。三四年前我挣的钱比现在多,给孩子花钱也多得多,孩子却焦虑,不爱吃饭,面黄肌瘦,而随着我的成长和好心情的时候越多,孩子个头长了,情绪少了,哭闹少了,面色好了,独立性高了,学习力强了……我在其中做了什么?我只是养好自己,让自己有个好心情,然后在跟孩子互动中心情愉悦,享受跟孩子的亲密时光……其实母爱,原本如此简单。
这也是我一直坚持践行《心理营养》的原因。那么让自己情绪稳定,并不仅仅是字面上这么简单,也需要我们从自己的情绪、观念、人生脚本各个方面对自己觉察,然后把捆绑在自己身上的那些不合理信条剪断,我觉得这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
一次次得觉察就是在清理自己的内在,就如同,一个屋子,我们需要时常去整理,打扫,清理,我们的灵魂居所也需要我们经常去清理。
觉察就像一盏明灯,帮我们照亮我们的家,看到,我们有什么,缺什么,需要如何安置我们的情绪和信念。世间的道理很多,我们每个人也懂很多,但是道理如果做不到,就是无用的,所以其实大家都不怎么喜欢讲道理。只有自己能做到的,才是自己的,才会对自己起作用。在我学习萨提亚的这四年来,我只用了两个工具,一个是觉察,觉察是佛教用语,萨提亚系统叫做“冰山”,这是一个非常具有逻辑性的工具;第二个就是给自己输入心理营养。这两个工具,确实让我变化很大,受益也很大,所以今天分享给大家,那么如何用这两个工具,我们会在后续的读书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