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五,也是我正常的休息日。
今天这篇文章想来聊一聊上午跑步时听的一本书,书名叫做《我的二本学生》,作者黄灯老师是一名语文老师,他通过观察他所教过的4500学生,写下了这本书。
下面我想分享一点听完这本书后的一点点收获与感受,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01
考上二本院校,但不要过二流的人生
这本书听完会发现。这整本书下来就在探讨一个问题:那些考上二本院校的学生未来该何去何从?
书中并没有告诉我们答案,但却把问题抛给了读者,让我们每个人对这个问题有了自己的思考。
大家都知道考上211,985,清华北大的都是少部分人,我们却忽略了一个群体,就是那些考上二本三本院校的学生。书中作者对这一部分学生研究发现,大多数人都来自贫困家庭,贫穷是这些原生家庭的底色。
而无可否认的是这些出生贫寒的学生,确实比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学生要辛苦的多,因为他们只有通过高考这种途径,考上大学,来到大城市,才有机会结识到更多优秀的人和接触到更多优质的资源,最后,才有可能实现阶层的跃迁,过上更好的生活。
但这个过程一定充满艰辛,这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都是靠自己的努力争取换来的罢了。
书中举了许多的案例讲述这些二本学生的求学经历,有的大学四你年贷款好几万,有的一边上学一边打工,还要照顾弟弟妹妹。
二本院校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现在有多少已经毕业十几年的社会人,在写自己的介绍的时候还在强调自己是哪个重点大学出来的,这只能说明他们毕业的十几年没有进步,依然还借着母校的光环,衬托自己。
出来工作后才会发现,现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和社会需要的,其实是两样东西,所以,终身学习,终身成长是多么重要,要让自己有不断学习新技能的能力。
记住考上二本院校,但不要过二流的人生。只有自己才是生命的主宰者和掌控者,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并去做点什么。
02
磨练出一技之长并保持开放
在这本书的最后,讲书人提出了自己对这本书的一些思考,他给现在在校的大学生提出了两点建议。
首先是要利用大学四年时间磨练出自己的一技之长,其次是要保持开放。
说直白一点就是你要会一点什么,因为出来社会,企业和公司更看中的是你能给公司带来什么价值,公司希望你能带来价值,而不是要一个什么也不会的人。
而保持开放的本质就是要有一颗好奇的心,拥有成长型思维,什么都想尝试一番,不给自己设限并且拥抱未来。
而并不是整天窝在宿舍里,懒散度日。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我的大学生活,几乎每天除了睡觉在宿舍以外,其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因为我是属于那种闲不住的人,没事总想找点事情做,不做事浑身就难受。
但由于贫困的原因,大学两年多的时间除了上课以外,其余大部分时间我选择在外面做兼职,主要还是想挣一点生活费,虽然不多,但那种感觉总比在学校上课来的踏实。虽然辛苦,但总有期待。所以,并不感觉到累。
03
写在最后
今天这篇文章写到这里就结束了,这是把这本书听完一遍之后我的一点小收获。
我想,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找来把这本书看一遍,因为书中讨论的问题与现象,自己读一遍一定更加深有体会。
无论是二本学生还是专科生,甚至是再低的学历,记住未来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人有三次出生,一次是从娘胎里出来,其次是高考,最后是意识到自己是谁的时候,重新定义自己,并开始新的旅程。
还是那句话,考上二本院校,但不要二流的人生。要去持续精进,找到属于自己的光,并成为它。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