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古典曾在书中描述过一个“受害者天堂”的场景。生活在这里的人,每天都在抱怨和吐槽。在他们眼里,自己是世界上最惨的人,而这种痛苦全由他人造成:别人不理解我,伴侣不支持我,领导我不认可我……他们不自觉就把自己放在了弱者的位置,去向外界索取关注和同情,但结果:等待别人疗伤的他们,伤上加伤;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换来了失望。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以弱者的身份出现。
诉苦,其实就是把问题抛给外界,期待别人来帮你解决。但一通倾诉后,事情依然还在那里,别人恐怕还会因为被你占用了时间而烦躁不已。人越成熟便越明白:人永远无法对别人的人生负责,而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90%对别人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难过的时候,不要四处兜售你的苦难。你把伤口撕开给人看,别人不仅不会给你疗伤,反而会在伤口上撒把盐。再者,人都是慕强的动物。人们往往喜欢听成功者的故事,而不会在意弱者的哭声。不诉苦不是压抑自己,而是有不打扰的智慧。与其自取其辱,不如闭起嘴巴,养足精神,默默把自己修炼得更强大。
作家张德芬曾说: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许多糟心事:日子的不如意,事业的迷茫期,家庭中琐事缠身……一味哀叹,只会陷入自怨自艾的负面循环。而那些生活的强者,却能对磨难坦然迎接,把命运之舵掌握在自己手中。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爱抱怨的人,会让自己在一堆烂摊子里,慢慢被拖垮。戒掉抱怨,静默熬过一切困苦,打起精神与命运较量,才是强者的姿态。
很喜欢宫崎骏的一段话: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他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人活在世界上,寻找依靠是一种本能。可一味以弱者的身份“等靠要”,到头来剪断的是自己飞翔的能力。
莫言曾说过这么一段话:当有一天你尝尽了社会的无情,金钱的压力,爱情的不堪,你终会明白,别人的屋檐再大,都不如自己有把伞。凡事靠自己,才有与生活交手的底气。毕竟人生这趟车上,再光鲜的副驾驶,都不如自己握牢方向盘。
三毛曾说:学着主宰自己的生活,不自怜、不自卑、不怨叹。一日一日来,一步一步走,那份柳暗花明的喜悦必然会抵达。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别人抱有太大的期待。毕竟,他人不会因为你喊苦,就为你减轻负担;生活不会因为你喊疼,就对你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