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生发展是一次有来无回长达几十年的旅行,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会经过一些人类所共同跨越的里程碑——如咿呀学语,上学读书和应聘求职。然而,我们同时要看到,个体的人生道路有着不一样的迂回和曲折,这同样影响着个体的人生之旅。
对于探索毕生发展的发展心理学家们来说,毕生发展的广阔领域和诸多变量向我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发展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四个主要问题。
连续变化和不连续变化。
发展过程是连续的还是不连续的?在连续变化中,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个水平的成就都建立在之前水平的基础之上。连续变化在本质上是量的变化,是程度上的变化,而不是性质上的变化。比如,个体成年期之前身高的变化。
不连续变化发生在截然不同的阶段中,每一个阶段和变化带来的行为都与先前阶段的行为有本质上的差异。
连续变化和不连续变化并不是相互对立的立场,它们适应于不同类型的个体发展变化。
关键期和敏感期:测定环境事件的影响。
关键期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时期,在这一时期中,特定的事件会造成重大的影响。特定环境刺激的缺失被认为可能对正在成长中的个体造成永久性的,不可逆转的结果,这是早期研究者大力强调的观点。当代发展心理学家更倾向于用“敏感期”来代替“关键期”。敏感期,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特定种类的刺激有更强的易感性。敏感期代表特定能力出现的最佳时期,并且此时儿童对环境影响极为敏感。特定环境的缺失可能延缓个体的成长,但后期的经验也可以弥补早期的缺陷。也就是说成长中的个体具有可塑性。
关注毕生角度还是关注特定时期。
早期的发展心理学家倾向于关注婴儿期和青春期。
当代的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完整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一是发展的成长和变化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中持续发生。二是每个人周围的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们身边的人群,既个体的社会环境。第三毕生发展同时涉及了获得和丧失。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能力变得更为娴熟老练,而另一些技能则开始消退。
在毕生发展的各个时间点上,人们也在转换着投入自身资源(动机,精力和时间)的方式。在生命早期,人们将个人资源奉献给与成长相关的活动,如求学或学习新技能。当人们进入成年晚期时,更多的资源则用来应对失去亲人的痛苦。
先天和后天对发展的相对影响。
个体的行为有多少取决于他们的先天遗传,又有多少取决于所处的物理和社会环境的后天影响?
先天是指从父母那里继承下来的特质,才干和能力。后天是指塑造行为的环境影响。
发展心理学家认为行为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可以将先天和后天看成是一个连续统一体的对立两端,而一些特定行为则处于两者中间的某一处。
记得看过一句话, 一个女人的容貌三十岁之前父母给,三十岁之后自己给。个体,先受先天的影响,后塑后天的发展。
(有人25岁死,75岁埋,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