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从小喜欢学画画,似乎有些天份。长大些了,妈妈便送他去接受“专业”绘画训练。可是叶发现老师教的跟自己习惯的方式不一样,按自己的方式来,还受到老师的批评。叶心里难过,回到家里,说受不了要寻死。叶的妈妈害怕,就打电话给我:王老师,救我儿子!
我在电话里对叶说了三句话:
1. 死迟早会来,不必现在急着去做。
2. 老师教的的路子跟你的路子不一样,那就保留自己的,再学老师的,你就多了一条路子。
3. 你能做好。
这天,叶没有死,又去学画了。
叶的妈妈感谢我,以为我说了三句话,救了叶,而她急得哭,跪下来求,叶还是要去死。
我是说了三句话,但这三句话又并不只是表面看上去的样子。
我得解释一下这三句话:
第一句话,死迟早会来。这话是一个提醒,暗中促成叶的心理发生一种转化:从对死的追求——虽然这种追求的真实性并不确定——变成对死的担心:它来了,我怎么办?。这时,他的行为也会发生转向:不是求死,而是求生。
第二句话,多一条路子。这是给叶指出一条现实中可行的路,让他从纠结状态里走出来。这条路,可谓超越。
第三句话,你能做好。这是在表达一种关系,其中有信任,有欣赏,有肯定,可以帮助叶确认自己。
叶并非真的要去死,但也不能说完全不是真的。
这个“我要去死”,半真半假,而是真是假其实连他自己也并不真正知道,但此时周围的人如何回应他,却显得更加重要。
叶的妈妈听到孩子说要去死,于是开始担心害怕,接着做出拼命阻拦他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出于一个妈妈的本能,这可以理解,但是这种来自妈妈的情绪与行为却可能让叶自己也开始相信自己真的是要去死的。当然,如果妈妈对叶的话一点都不在意,漠然置之,叶可能继续纠结下去,最后以为只有死路一条才能证明自己开始的话是认真的。而这也是危险的。
那么,叶为什么说要死呢?
这很大成分只是赌气的话。
可能在他的潜意识里有这么一种认为,那就是生活中有什么困难,让他烦了,他便说“死”,以为这样就可以吓住困难。但问题是,即使叶用死恐吓“困难”,困难还是会在那里。叶还是烦。回到家里,他继续遵循潜意识,对妈妈说,“我要去死……”,这没有恐吓住困难的话语却吓坏了妈妈,看到妈妈担惊受怕的样子,叶仿佛从中得到了一丝丝满足。
叶的死,就如同小孩子的哭,有它的目的,就是要满足自己的需求,不管这需要是不是合理的。小时候,叶对妈妈说,“如果你不,我就哭”,妈妈说,“好”,就满足了他。后来,他对妈妈说,“如果你不,我就死给你看”,这时,不管叶提出什么要求,妈妈都满足。现在,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他对困难说,“我要死……”困难却不理睬。
叶可以用原来的方式“对付”妈妈,却不能用相同的方式对付困难。叶还没长大,还没有找到成熟的方式。
在后来的面谈中,我问叶:画得不好,就要死吗?画不好,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件事,死,却把生活与生命的全部都搭上了。以生活中的一件事,要去毁掉生活的全部,这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叶说:不是。
他开始明白,原来,死是情绪在说话。
我问叶:那么,理性这时会怎样说话?
叶说:继续去画。
当情绪成了唯一的视角,我们的视野就会变得很狭窄,就会去做极端的事情。
我发现:在叶的内心有良知,良善,良能的声音,这声音有时被情绪遮蔽了。而我给他做辅导,便是通过关系的渠道,对叶说话,那声音被叶听到了,听懂了,就接通了,就发生了共鸣,叶便有了反应,开始了反思,接着有了改变。
谈话之后,我问叶:回去之后有什么打算?
叶立即回答:继续去画画。这样说时,还为自己反应这么快而有点羞涩地笑了,我也笑了,转头对叶的妈妈说:叶的好处在于,想通了,就去做。
我由此想到,人有外在的表现,有内在的声音,两者常常并不一致。好的辅导者、教育者、养育者最可贵的地方在于,不只看外在的表现,更去听内部的声音,并用话语去开启那内部的声音。
在我的眼里,叶是一个等待被开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