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下历史推送记录,已经连续三周没有给大家推荐书籍了。看来坚持阅读并不容易。
前段时间去单位书屋瞎逛,眼睛扫荡着满墙的书,无意瞥见了挤在边上的《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题目有些眼熟,把这本小黑书拿下来之后,我看到了“新世相”、“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一次知道新世相是8月10号四川九寨沟地震发生后,在票圈里看到新世相的《9年后,我还是没有跑出去 | 震后余生》一文,之后就看到新世相关于郭敬明事件的文章。加上新世相和401室一样都是公众号,所以当我看到“新世相”三个字时,就毫不犹豫地借来看看。
壹
作为拥有100万粉丝的大V的著作,这本书该算畅销书,只是我不知道而已。畅销书因为正在经历时间的考验,所以很容易走向两种极端:一边是脑残粉的极力拥护;一边是键盘侠的犀利批判。说实话,我觉得现在很多畅销书打着文艺的口号,靠装帧和宣传吸引大众眼球,而其中的营养和内涵又很浅薄。这本书不是这样。
那么这本书是怎样的呢?它是世相、新世相创始人张伟的随笔集,其实就是世相、新世相的文章精选。从目录可以看出,这个打着“文艺”的号依旧没有逃出标题党的套路。好在文章有议论文和杂文的味道,个人风格很强烈。书中的小文都是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体悟。自己经历的,和朋友聊天的,读书有了心得,听歌有了感悟,于是就把心中的所思所想跃然纸上。我很欣赏这本书的一点就是,书里列举了很多名人名言,这些名人名言又不是耳熟能详的那些,引用恰到好处,作者的阅读量可见一斑。
贰
这本书开头的前三篇分别是《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为何该勇于承认自己是文艺青年》、《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文艺青年》。在这部分里,作者提到说有一段时期,“文艺青年”是贬义词,不被人认可。
“大概十年前,文学青年成为骂人的词汇,再过几年,文艺青年也成了没人愿意承认的身份。人们匆匆忙忙地、诡异地笑着,或者故作嗔怒地反驳道:‘你才是文艺青年。’”
当社会是这样的心态时我还埋在题海里奋笔疾书,所以一方面我不知道这样的状态是否真的存在过,另一方面如果真的存在,我感到匪夷所思。在我目前能触及的范围里,“文艺”是小众,是深刻,是欣赏,是审美,是品位。现在“文艺”是受到推崇的,至少不是一个贬义词。先锋书店、钟书阁的火爆是因为他们有着文艺的气息。还有现在众多的咖啡店、甜品店,做得成功的、受欢迎的多是走的文艺风。
然而文艺是否意味着装逼,那就要看文艺人本身的心态了。至少我文艺的时候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装。文艺是一种精神方面的追求,但是精神方面的追求除了文艺还有很多,文艺只是其中的一种。
我不知道“文艺”中感性成分多一些还是理性成分多一些,我想做一名理性的“文艺青年”。
叁
如果认真静下心来好好看这本书,我觉得该是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因为文章的深度和切入点都是可以的。但是因为最近事情多,而且好久没和大家推荐书了,所以这本书我只是一眼带过。印象比较深的两篇文章是分别是《活在平凡的世界里你是不是就认了?》、《人们总说“勿忘初心”,但初心真的不能抛弃吗?》(是不是很标题党?)。下面就来简单谈谈我对“平凡”和“初心”这两个关键词的思考。
首先是平凡。文章里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也是作者很喜欢的一句话:
“来自《新华字典》1998修订本的673页: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这句话有着浓浓的20世纪90年代的复古风,但是又很回味悠长,有着一种朴素的智慧。在当时的情况下,去上中专已经很不错了,北大更是寥寥无几,大部分的人可能高中毕业就直接工作了。尽管我们彼此的去向大相径庭,未来的人生也很不一样,但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点: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这样的朴素平凡的心态是很难能可贵的。并不是只有高学历、海外留学经历、知名企业才有光明的前途,我们每个人都有光明的前途,关键在于自己对待平凡的心态。
不平凡需要能力、努力和机遇。社会精英固然是好的,然而精英意味着少数,大多数人终究是平凡地过了一生。这个世界大部分是由平凡的人和事组成的。我会试着去接受平凡,但是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依旧还是会努力让平凡的生活中多那么一点不一样的颜色,和那个“五彩斑斓的黑”一样。
肆
在文章《人们总说“勿忘初心”,但初心真的不能抛弃吗?》中,作者指出,成长是一个逐渐失去旧自我,更替为新自我的过程。“初心”是最初的愿望和梦想,是浪漫和理想的,所以随着成长,“初心”会显出它的不成熟和不切实际,所以“初心”是一种偶尔慰藉的东西,而不是重压在前进路上的石头。
当然作者也肯定了“初心”的价值,坚持初心至少不会走向自己的对立面,有可能实现“成为出色的裁缝”的梦想。
高一刚开学时,语文老师送给我们的第一句话就是“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高中的时候在随笔里写过:“在庸庸碌碌匆匆忙忙中,我们很容易迷失自我。努力地往前跑,可是有一天会发现,此时我们已经在初心的路上越离越远,和最初的想法大相径庭甚至背道而驰。”
其实就看“初心”这个词如何定义。文章开头说:“Beginner’s Mind这个词最初在禅宗语义里指‘初学者之心’,可以被简单解释为没被经验、经历所污染的鲜活的思想。但当我们现在用到‘初心’时,我们往往是指‘最初的憧憬’,是一件事物开始时我们的期待、理想、目标。”
由此可见,“初心”一词本身随着时代的发展就已经有些突破了它的“初心”了。我依旧固执地主张坚持初心。在我的理解中,初心不是目标,它是一种做人的准则和梦想。目标是需要随着自我认知的完善不断调整和改变的。每周日12:00发推送是我的目标,尽自己最大努力认真写好文章是我的初心。因为这周忙所以我没有完成目标,把推送延迟到现在是因为我想坚持初心。如果不是对文章的执念,我可能中午12:00发张图片或者简单写段文字就完事了。但是如果那样做我会觉得这是一种背叛。
新世相的前身是世相,是张伟创立的个人公众号。在2015年世相被莫名其妙地封号后,创立了新世相。到现在,新世相已经和最初的世相大不相同了,很多老读者对世相的改变感到失望。虽然新世相不失为一个优秀的公众号,然而和当初的世相相比,味道是差了一些。
包括孟京辉的戏剧,现在新戏不断,作品在老观众眼里也缺少了一点当年的韵味。今年首届杭州当代戏剧节即将轰轰烈烈地开幕。将文艺和商业结合是不错,但是我想,如果为了商业而文艺就有点偏离了初心。又或者,商业才是他们的初心?
坚持初心,至少不会让我们变成自己不喜欢的那类人,至少不会忘记当初爱你的原因,至少记得开通401室这个公众号的理由、阿幺的诞生,至少让自己朝着自己所期待的那个方向前进。所以“勿忘初心,方得始终”依旧是成立的。而“初心”中需要改变的那些,我们不妨把他们从“初心”中脱离出来。
所以你会将“初心”的改变视为背叛么?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4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