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人工智能这个词伴随着AlphaGo连续击败多位人类围棋顶尖高手而被推上风口浪尖。人类第一次对人工智能的可怕力量而感到对未来充满担忧。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直接会影响未来人类的工作状况,很多工作在人工智能面前将不可避免被取代。那么在未来,我们应该提升自己那方面的能力才能够不被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所淘汰呢?今天的“造就”演讲活动中,几位大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跃迁”者方能拥有未来
古典老师提出,想要在未来有所成就和发展,必须拥有“跃迁”的思维方式。单纯的依靠个人的努力已经没法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我们必须要花时间去寻找那些处于“重大发展机遇期”的行业进行投入和努力才能够获得成百上千倍的收益。事实上,个人的命运并不是一条孤独的航线,时代越是发展,我们的命运就越会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节奏缠绕在一起。当宇宙飞船开始以巨大的努力实现加速达到“逃逸速度”的时候,之后的飞船就可以“借势”越飞越远,而不需要再耗费燃料去加速。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也应该是通过努力和精进达到“逃逸速度”,然后就应该切换思维方式,利用平台和系统的力道,撬动自己去更远更好的地方。因为,高手和普通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就是借势破局的能力。
解决复杂问题需要“战略思维”
陈威如老师谈到在未来,解决复杂的问题需要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战略思维”。人类的大脑单纯的计算能力永远不可能和计算机所媲美。因此,单一结果导向的,目标确定的简单机械性任务人工智能将越来越具有优势。但是,我们的大脑具备跳出问题之外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战略能力”。这种跳出问题本身,从大局的角度去思考的能力是暂时人工智能技术所无法达到的。因此,我们要发挥出属于我们人类大脑的优势,多去锻炼自己“战略思维”的能力。
“掌握底层规律,学习临界知识”
成甲老师有句名言“学习让我快乐,让我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他是高效学习方面的专家。他认为,现在已经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单纯的去记忆大量的知识既不现实,也不可取。你学到的东西并不能够称之为“知识”,只有那些能够“变现”,解决实际问题的信息才能够称之为“知识”。而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中,有一些是关键的“临界知识”。这些知识反映的是那些底层规律,一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被淘汰过时的智慧成果和思维方式。当掌握了这些临界知识之后,我们就可以再实践中,在实际工作的应用中去有目的性的搜索那些对解决实际问题有帮助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率的学习。
“沟通能力是AI永远无法代替的”
这次“造就”活动,有幸聆听到了奇葩说中有名的黄执中老师,他认为哪怕AI技术再发达,它也无法像人类那样拥有“七情六欲”。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我们会越来越关注情感需求。而情感需求正好就是我们战胜AI的最佳武器。未来,所有工作本质上都是服务业。体力工作已经大部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单纯的脑力工作也会被运算分析能力越来越强的AI所取代;风险投资类工作虽然涉及到对战略和大局的把握,但随着大数据及机器学习,再加上机器不会受情绪的干扰,AI涉足风险投资也是迟早的事情;但涉及到人最本质的情感的时候,机器要学习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我们能够学会在工作和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同时能够关注沟通、关注情绪,那么必定会获得比单纯解决问题更大的收益。而这种细致体察情绪,打动人心的能力也将成为我们捍卫人类尊严,打败AI的最佳武器。
AI并不可怕,相反,它能够帮助我们人类完成很多以前很难完成的任务,极大的提升生产力。同时,它的到来也必然会让很多人面临失业的风险。面对不可阻挡的AI,我们也必须进行“转型”。回归人类智慧的本质,学会获取知识,学会战略性思考,学会“以人为本”进行沟通,我们将和AI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