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所以每个人也都是独立的吧,你没有经历过别人经历的,所以自然也无法感受别人的感受。都说女儿要富养,但是姑娘,今天,我想对富养的你说些什么。
每次国庆长假来临之前,也是学校进行贫困生补助评定的时候。记得大一那年,很多人都写了申请,然后在申请人数远远超过有限名额时,还有一些人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和班干部发生了矛盾,认为评选过程带有假公济私的成分和私人恩怨的色彩。班干部就会解释说名额有限,下次轮流来,争取每个人都享受到。
我们宿舍的一个姑娘,当时申请没选上,随后在一个冬季的补助里,就特意给了她一个名额,这件事也就告一段落。
大二,大三的时候,因为申请补助的条件里明确规定,挂科两门及以上的同学不能申请,所以这两个姑娘也就什么都没说,因为她们两在这个条件上不过关。
今年,也就是大四,最后一次申请的机会,昨天看到通知后,两个姑娘就活跃起来了。姑娘
A说:上学期没挂科,这次能写了吧?
姑娘B说:写点什么呢?
A说:要不照你以前写的,写你家庭贫困,你爸爸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奔波在县城的各个角落,那么问题是你爸爸真的骑过自行车吗?
当然没有,我家在县城,离我爸工作的单位就几步路,根本不用骑车。那你呢?
姑娘A又说:要不我就写我爷爷奶奶生病了吧,这样还能让他们发挥一点剩余价值。
在她们眼里,写贫困申请成了一件儿戏,一件好玩的事。
听着她两热闹的谈话,我们其他人都在干自己的事,没有插嘴。我想说,这两个姑娘家里条件都不差,这样至于吗?
姑娘A的爸爸是包工程的,她一天的生活费都上百。姑娘B,爸爸是公务员,妈妈是老师,平时一次化妆品的开销就是成百上千,一个月的生活费差不多是别人的一倍。姑娘B经常说,她爸的教育理念就是女儿要富养,因为家庭条件好,她也就一直秉承着这个信念。
富养固然没错,但是就像看到的很多文章所说,我觉得富养更多的是强调精神上的充盈,智慧;生活中言行举止里透露的得体和处事的态度,而绝不仅仅是在金钱上的优越感。
昨天看到新闻,北京三岁女孩上课迟到进教室遭拒,大喊“我有钱”。有钱无可厚非,因为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工作,挣钱,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有钱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注意一下自己的态度呢。有钱任性,但是我们总还需要一些钱以外的东西。
因为有钱,所以两个舍友姑娘把申请补助当做了好玩的事,她们还特别不理解,不是说好了每个人都可以享受,为什么有一个同学一直拿的都是特困呢?因为她们不了解人家家里的情况。如果家里条件好,谁又愿意写这个申请,把家里贫困,甚至一些伤心事一遍遍的称述,每写一次,内心里的有些痛就又加深一次。
每个人的家庭条件不同,不是所有人都在无忧无虑的富足生活里长大,也总有一些人经历过了生活的艰辛和生活的打击。我们没有经历别人的生活,世界上也从来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所以即使你生活得很好,也请不要随意表现出一种高高在上得优越感可好?或许,这样无可厚非,只是富养的姑娘,你在表现自我的时候,是否也需要注意一下自己的态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