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注定是不平常的一年。别的不说,光气候就很让人郁结。在我们这个南方城市,常规上四月早已是芳菲落尽,满树绿意盎然。而如今春天的暖阳迟迟不肯到来,春节过后,乍暖还寒,雨一直是没完没了的下,气温任性地在春夏秋冬四季里不停地切换。但无论如何,一年一度的高考大戏,却还是一如既往地一天天临近。许多焦虑的爸妈,又都在操心着孩子高考怎样才能考得更好,更多的已经在考虑着高考后的志愿填报。耳边就听到不少家长的长嘘短叹:自己的孩子成绩不上不下,算不上学霸,不好不坏的大学应该也能考上。但自己呢也没有什么门路,以后孩子出了校门,就要靠他(她)自己去拼了。在选择什么专业上纠结不已。说白了就是:既不是学霸又拼不了爹的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才合适呢?
01
按以往的经验,就业需求量大、竞争不算太激烈的机械类专业是一个蛮好选项。机械类专业是工科中的一个大的学科,也是理科生选报的热门专业之一,与电气自动化并列为最强工科。包括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汽车制造等诸多细分项。覆盖了制造业的车、铣、磨、刨、钻、镗、锻造、铸造、热轧等加工、制造全过程,除传统的机械制造外,汽车、家电、消费电子、玩具以及各种消费品、日用品行业都有需求,具体的岗位有产品开发工程师、工艺工程师、工业工程师、模具工程师等等。总体来讲社会对机械类技术人员的需求量是很大的,近十多年来就业率也一直是最高的,在95%左右。机械专业也因此被称为“万金油”专门,选择了机械专业,就意味着有了“铁饭碗”。从薪酬水平来看,别的且不论,就拿制造业的标杆行业——汽车制造业来说吧,(为什么汽车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标杆?度娘上有不少解释,这里就不说那么多了。)从薪酬排行榜上看,虽无法与金融、IT、地产比拼,但近十年来,基本上也能进入前十。从几大车企分布的区域看,其行业平均薪酬基本高于地方平均薪酬。
然而这一切,从2018年开始,已经发生了很大地变化。
2018年知乎上曾有:“机械专业真的待遇很差吗?”进入了热搜话题。话主是一个普通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985院校机械工程硕士毕业生,在珠三角一个高端制造业工作四年,最后放弃专业考上珠三角公务员。根据他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社会阅历,吐槽了机械制造业工作环境、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等等。当然,贴子上说的大多都是实话,只是给人的感觉是情绪宣泄太多,不够全面、客观。身处汽车制造业,我自己还是颇有感觉。习惯上每年的春节过后,春招启动,身边早有不少人都在蠢蠢欲动,选择更高的枝头栖息。而今年,看到的却是一个相对平静的景象。这可不是说如今大家的心都如止水了,而是汽车制造业在2018年,集体进入了寒冬。消失的不是大家离职择业的热情,而是各个行业所能提供的岗位。各大车企,从北到南、从西到东有销量断崖式跳水的、有上市公司进入了ST板块的,更有濒临破产还连带一众经销商一起沉沦的……HR们忙着换着花样地最低成本裁员,自然就没有更多的职位让大家去跳来跳去了。且不论工作环境差、薪酬待遇下降,在行业下滑、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的状况下,机械类专业还能选择吗?
02
目前来看,金融、IT、房地产三大行业,占据了薪酬排行榜前三,与之相关的金融、IT、土木类专业,必然最受追捧、最最炙手可热的,也必然是学霸扎堆。这些年考生填报的最热门专业集中在:金融和IT两大类,竞争也最为激烈,次之的则是土木工程类和电气类。也就是说,985与211院校的金融与IT席位,已100%被学霸们追捧。而从2018年行业招聘职位动态的分布来看,下降最为明显的,也是互联网、金融与地产,这三大行业,特别是年轻人青睐的互联网行业。这一来,竞争之惨烈就更不用说。咱既不是学霸抢不过别人,自然是要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还有一点值得阿Q一下的就是:机械类专业,就业方向既是面向了苦、脏、累的制造业,那么至少在未来职场发展过程中,还是多数靠本事说话的。因为背后有爹的,人家当然也不会来吃这个苦。
进入2019年,我们真实地看到了华为、三星等上市的5G手机,5G,也由概念变成了现实,变成了人类未来社会生活的主体。猎聘的《2019年中国5G人才需求大数据报告》显示:从5G人才需求在各大行业的分布来看,互联网、电子通信、机械制造排名最高,占比为41.57%、36.96%、14.56%。机械制造行业正面临产业升级和转型,智能制造代表其新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而5G可以加速机械制造行业的智能化水平,例如,5G所拥有的高速率、高稳定性和低时延特性将大大提高无人驾驶的安全性能;为制造业赋能,促进其产业升级和数字转型,所以,机械制造行业对于5G人才也有不小的需求。在不久前举办的上海车展上,华为首次以一级供应商的身份在车展亮相,展厅虽偏安一隅,但却是人流密度最大的展区之一。而在车展前夕,华为与东风汽车宣布合作研发自动驾驶汽车,并相继宣布与北汽、上汽等在智能出行、智能网联领域展开合作。车联网、自动驾驶技术在汽车研发中地位的日益提升,使得华为等原与汽车制造业互不相干、拥有着ICT(信息与通信)技术积累的企业进入了智能汽车供应链,成为汽车行业“新玩家”——新晋的技术服务及硬件供应商。汽车制造业乃至机械制造业正在经历一场百年难遇的深刻变革,机械制造正在从硬件驱动向软件驱动的方向转变,无论是各大车企还是传统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无不加大在软件领域的研发力度。这就使得制造领域涌入了无数新兴势力,从白手起家的新生企业,到以房地产、家电起家的大型集团,传统的制造业又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领域。
因此可以说,机械类这样传统的专业,未来不仅依然有着广泛的就业需求和前景。而且还进入了的与智能化交叉的领域,对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也提高了。未来的机械专业技术人员,除了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外,必须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专业知识,增强智能化、自动化的运维能力,配合机械本行业的相关经验,方可应对5G多端点、多场景的应用要求,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在智能化提升的同时,传统的机械制造行业的设备会革新,工作环境也会得到改善。
从猎聘平台5G领域公司的简历投递者的专业背景分布TOP10来看,计算机、电子类、通信工程类专业背景的人才占多数。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位居前三。这一方面表明了,这些公司对与5G技术强相关的求职者有较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为机械类专业跨界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03
从个人行业的经验看,在制造企业里,目前专业技术人员一般都有两条发展通道:一是钻研技术的技术专家路线;二是技术+管理的管理路线。技术专家路线发展通道一般有: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技术专家。管理路线通道一般有:工程师、技术部门主管、技术部门经理、技术部高级经理、技术部门总监、技术副总。在制造企业中,这两种发展通道,其实没有谁高谁低之说,工资待遇也能做到基本持平的。技术通道的最高职位技术专家与技术+管理通道的技术副总收入相当,只是分工不同而已,技术专家负责技术决策,而技术副总则负责人员管理。不管你选择何种发展路线,只要发展到巅峰,其收入与地位都不会差,都不会逊色于其他行业的高薪职位。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就是:机械工程师这一职业,跟中医一样,越老越有经验越值钱。至于自己到底适合走什么路线?这就要因人而异了。因为身处制造业,身边有诸多的小W、小Z案例,这里选一个小W的故事跟大家讲讲。小W出身农民家庭,来自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毕业于一所普通工科类院校(非985、211)的材料成型控制工程专业(因为铸造这一专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翻砂、高温熔炼等苦、脏、累的岗位,各大院校已经把专业名称改了,有铸造和锻压两大方向),学的是铸造方向,这是机械制造业里的最末端。大学毕业后,他工作岗位是铸造工艺工程师,主要工作包括了产品的技术设计研发、铸造线的现场技术服务与质量控制。之所以想说他的故事,主要是一直钦佩他对于专业的热爱和对工作投入的热情。从业开始,他就专注于技术,热衷于对产品设计的方案反复论证。为了解决生产过程的质量,长时间地泡在生产现场,对解决方案反复地比对。工作三年内,就成为了技术人员里的翘楚。不到30岁就已经是车间的技术负责人,在专业技术论坛里,也经常跟全国的同行一起讨论问题的解决,深得同行的认可。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他一定会成为国内铸造专业的一流专家。至于他的薪酬,跟他的同龄相比,自然要高出许多。当然也有其他的企业用高薪挖他,而他的兴趣,则更多地是在钻研技术上。小W故事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在普通的岗位上做到极致,是一条可行之路。回到文章的题目:既不是学霸又拼不了爹的普通人,机械类专业依然是一个靠谱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