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課抄了新西蘭詩人詹姆斯·K·巴克斯特的詩歌《弗吉尼亚湖》。我喜歡湖,但家鄉並没有湖,如果水庫算做人工湖,我也應該算是遠離湖泊了。我看到的最美的湖是西湖,看到的最大的湖是太湖,在我没有亲眼看到這些湖之前,我曾在脑海中想像过無数次,相較於大海,我更喜歡湖,湖水寛厚、寧靜,傍晚泛着微光時,更美。有山依傍的湖就更好了,如果住在它的對面,臨窗而坐,喝茶、讀書、寫字、聽歌、發呆,此時的湖水就會變成陪伴你的最好的朋友。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是《論語》中孔子的一句話。這句話是説,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這才知道松樹和柏樹的葉子是最後才凋謝的。我覺得這句話的意思與《論語》中衆多的語句一樣都是意蕴無比丰富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境下,對這句話的理解都會有所不同。長久以來,對逆境的作用做了太多的夸大,不可否認逆境确實對人的成長有可能會産生正面的、積極的影响,但过分地,甚至片面地夸大逆境對人的成長或者成功的正面意義,也許就會在好多人的心中,特别是學生的心中産生一種誤解:衹有身處逆境才能彰顯一個人的卓越品質,衹有經曆过逆境的磨礪才能成才、成功。
休息的日子總是过得很快,從一月十二日下午開始休息,一眨眼的功夫已經过去五天了。这幾天一直在瞎忙,靜下來想想也不知道忙了些什麽,總是居家过日子的那些繁瑣的事儿罢了。凡庸的人过凡庸的生活是再自然不过的了,這樣的日子过得久了,便會沉靜下來,任花開花落、雲聚雲散。也許是個性使然吧,注定是一個凡庸的人,也注定要过凡庸的日子,該上班時好好上班,該休息時好好休息。對自己的期望不高,對生活的要求也不高,随便丢在一個人堆裡絶不會有人注意就是了,真的能过上這樣的日子實際上也就是人們常説的幸福生活了。
美國生態自然畫家萊斯利説:“當我開始記录大自然,我想要以獨有的眼光觀察自然,並且描繪下來,將我自己摒棄在畫面之外。我認爲不同於個人生活的日記,一本自然日記理應衹與自然有關。然而,我很快發現,我也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我,也有陰天和晴天,在户外活跃於安靜居家的日子,狂風暴雨、烏雲密布的日子,與風平浪靜、陽光明媚的日子。我,也是夏天、秋天、冬天和春天的一部分。”
在家裡宅了差不多一天,天黑的時候接到小五哥的電話,急急忙忙地等軒師的車,然後跟着他們一起出去辦了點事情,快十點了才回來。外面的温度很低,是冬天的模樣。很累很乏,嗓子又幹又痛。駕校打來電話,要我明天下午去練科二,不知會是怎樣一種情况。夜已經深了,與你愛的人道一聲晚安:不要辜負黑夜賦予你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