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阅读、运动、写作、早睡早起、冥想、记账、做复盘、写感恩日记、随时说谢谢……等等一些能够使得我们成长的那些好习惯如果能够培养起来真的会很赞很棒。
可是,大部分人认为以上说的这些好习惯,能够把一个习惯坚持下来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因为大多数人,他的时间并不是自己掌控的,而是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收割走了。
而有的人能够同时拥有好几个好习惯,因为一个好习惯一旦养成,会继续想培养第二个好习惯,而且可能会比培养第一个习惯更加容易,因为你已经获得了第一个习惯带来的自信心和一些方法。
想要改变,想要培养习惯,不能贪多,一定是一个一个习惯培养起来的,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先培养一个习惯起来,再培养第二个,培养习惯容易放弃的很大原因是因为我们自己总是给自己设置很多障碍。
例如:今天要早睡早起,今天要阅读,今天也要写作,今天也要冥想,今天还要复盘,今天还要记账,今天还要运动,如果你能一开始就同时在一天内完成那么多好习惯,那可能也就只有一天。第二天,我想你肯定已经被这一天累死了,成就感不高,内心肯定骂自己为什么要培养这些习惯,给自己找罪受。
人生,3万多天,有多少时间是自己主动掌控着呢?今天工作需要加个班,明天帮助朋友处理事情,后天想打开书翻翻看,又被好友叫出去玩了,每天看群里各种无关紧要的消息看朋友圈别人的生活(或真或假你也没办法判断)每天的时间都消耗在东一块西一块的无底洞里。
最近在阅读《福格行为模型》,在去年我很认真的研读了《掌控习惯》,《微习惯》也看一些,我自己认为习惯的培养,难但是可以培养。难的原因是因为作为人,人很容易自以为是,很难时时刻刻都遵循培养好习惯的方法和要点。明明学习到了很多方法,懂得了很多道理,但人总是很高傲,觉得我看到了,我听到了,我就是学会了,我可以培养好习惯了,只是停留在想听的层面,却不去真正的行动。
《福格行为模型》书中有很多方法论,但是没几个人真正去给自己设计一份习惯养成的计划清单(包括我自己)知识星球打卡,好像也只是为了打卡而打卡,如果这本书看完,能够让我培养多喝水的好喜欢,那么这本书对我来说是有用的,你可能会说这本书不应该只是这一个“功能”,它可能被用得更好,是的,这本书的推荐序也说这本书值得好好研读好好学习,以助于培养更多的好习惯。
但我想说,当你看完《福格行为模型》这本书,你都没办法先培养一个你一直想培养的好习惯,那么这本书有什么用呢?
就像去年我看了《掌控习惯》我并没有很认真的通过这本书来培养一个我想培养的好习惯,这本书说了啥我也记不太清了,虽然在书中做了很多笔记,当时看的时候醍醐灌顶,觉得我这个人终于有救了,其实我只是在自欺欺人,改变哪里有那么容易呀!
不过也不要太悲观,至少我现在还能写这篇文章,还能提到《掌控习惯》,读过的书虽然记不住,但跟我们吃过的饭一样,是它们组成了此时此刻的我,那些我吃的饭看过的书见过的人都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东西。
读书,写作,是这一年我一直告诉自己必须坚持下去的两件事,虽然我走很慢,更多时候是在自嗨,但是我觉得人生本来就是没有意义的,做什么都是由自己决定的。
就像这篇文章,想怎么写都是全权由我自己决定的,写得好和不好也都是由我自己承担的,人生苦短,如果你现在的生活过得不如意,那你就去培养一个你一直想培养的好习惯吧!
怎么培养好习惯?
一、先接受自己现在的样子
想要培养好习惯,先接受自己此时此刻的样子,不管有多么的不堪和糟糕。你都应该先接受这样的自己,只有先直视现状,发现问题,才有可能往好的方向发展。
二、阅读《掌控习惯》《微习惯》《福格行为模型》
这样说估计很多人坚持看不下来,但是还是建议你看,怎么培养习惯是需要学习的,而不是道听途说这样子那样子的,最好是自己系统去学习一下。
三、以上两个方法做不到,那就从每天起床落地的那一瞬间,说出:“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这件事很简单,很简单没有什么阻碍的因素,但是又有几个人能坚持下去呢?如果你想尝试这样做,那你一定要相信自己能够一直坚持下去,而不是像往常一样半途而废。
以上3个方法,仅供参考,因为是我自己给自己制定的培养习惯,提升自信心的。
具体怎么培养好习惯,还得系统的去看书去学习,不过先从小事做起,就像你看完我这篇文章,去打开刚刚提到的三本书,或者马上说出:“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这句话。
不要忽视时间的力量和点滴的积累。
不要忽视你那惊人的向上生长的力量。
一定要相信你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