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9-15 二百五十六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10.17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语音整理
从本章我们可以判断出,老孔家的这个马厩曾经是着过火的。经考证,以孔子的官位,他家里是可以养马的。他曾经担任过鲁国的大司寇,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的部长,不仅能养马,而且还能养几十匹。
而马在古代是比较珍贵的财产,比奴隶贵,它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和财富。我们在中学历史课本儿里边比较熟悉的一幅图就是五个奴隶等于三束丝,等于一匹马。
春秋时期,公卿贵族出门乘坐马车,这个马车一般是青铜车厢,配四匹年轻力壮的公马,就是我们常说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驷马。这一车驷马,在当时是一笔很大的财产。马厩失了火,很可能烧伤烧死马匹,而孔子居然不问,只是说:“伤人乎?”
所以有人就据此认为孔子是中国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源头。
实际上,这并不代表孔子不是不爱马,不爱他的财产,他也很惜财的。只是在人和马之间,他更关心人。所以说,“仁者,人也”。
“仁者,人也”,孔老师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所以,弟子们专门把这件事记了下来,不过人在这里用的是广义,泛指所有的人。在当时,具备孔子这种思想的人不止他一个。《左传》里曾经记载过,鲁国发生了火灾,季桓子就下命令,因为他是当时的统治者,“命救火者伤人则止,财可为也”,啥意思呢?就是说鲁国发生了火灾以后,那救火有个原则,就是不能伤人,如果要伤人,那就别救了,因为财产是可以再创造,再积累的。也就是说在财产和人之间,就拿当时的主要统治来讲,仍然是选择了人,他的理念和孔子基本上是一致的。
本章的内容还有另外一种断句,就是在“不”后面加上一个逗号,就成了一个对话。就是“厩逢,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意思就发生了一些变化,就是孔家的马厩着火了,孔子退朝以后就问伤人了没有,回答说没有,孔子才问,那马呢?
如果这样断句的话,“不”字就读“否”,因为它在口语里表达的是一种否定的意思。这样一来,就感觉孔子的形象完整了,他不仅关心人,还关心马。这样理解,我觉得是一定道理的。u
我个人认为,这个“不”后面,按照孔子的原意,后边应该没有逗号。因为所描述的一个场景就是孔家的马厩着火了,孔子退朝以后立刻问人是否安好,而不问马,说明他更加重视人的安危,更关心人,更加符合“仁者,人也”这样的一个思想核心。
李零讲解
此章是记孔子为鲁司寇时的事(前500—前498年)。当时,马厩着了火。这段话看似简单,但争论很多。
首先,这里的“厩”是什么厩,过去有“公厩”“家厩”两说。“公厩”说,是据《盐铁论·刑德》《孔子家语·子贡问》,前者作“鲁厩焚”,后者作“国厩焚”;“公厩”是鲁君的马棚。“家厩”说,见皇疏,曰“孔子养马处”。清宦懋庸说,孔子当鲁司寇,爵位为上大夫,按当时的待遇,他家的马棚,该有5辆车,20匹马(《论语稽》)。这是一个争论。
还有一个争论,和朱注有关。朱熹说,孔子“贵人贱畜,理当如此”。这种理解是用汉代旧说,《盐铁论·刑德》说“问人不问马”,郑玄说“重人贱畜也”,皆其所本。但他多此一举,说孔子“非不爱马,然恐伤人之意多,故未暇问”,别人就要问了,难道圣人真的就不关心马吗?比如程树德说,“圣人仁民爱物,虽有先后亲疏之别,而无贵贱之分”,怎么可以贵人贱马,非把一个“理”字塞进来,说“理当如此”?牛马为人服务,不错,但并非命该如此,如《列子》说蚊虫叮人,虎狼食肉,并非老天为蚊虫生人,虎狼生肉。他说这段话应改读。怎么改?唐代就有异说。如:(1)唐陆德明《经典释文》说,除于“乎”字下绝句,还有一种读法,是于“不”字下绝句,孔子问“伤人乎不”,意思是先问伤着人没有,问完这事才问马;(2)唐李匡义《资暇集》说,韩愈把“不”读为“否”,他认为“圣人岂仁于人,不仁于马”。程氏说,“伤人乎不”,这种读法很别扭;“不”读为“否”,也不对。他说,值得注意的是,清武亿《经读考异》还有一种读法,是引扬雄《太仆箴》“厩焚问人,仲尼深醜”为说,说孔子既然以“问人为醜,则不徒问人矣。汉时近古,授读必有所自,是‘不’宜作一读,‘问马’又作一读”。武氏认为,原文的前几句当读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后面的“不”字其实是问话对象(上引《家语》《杂记》等书都说是孔子的“乡人”)的答语,他的回答是一个“不”字,孔子听说没伤人,才问马。李敖在凤凰台的节目里说,“不问马”是“后问马”,也是延续这类思路。但他说,“不”是“后”的意思,则没有训诂根据。
这些理解很有趣,但求之过深,孔子到底怎么想?鬼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