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完长篇巨著后总需要几天时间调整一下,这次读完《罗马人的故事》也是如此。思前想后将近两周,觉得应该写些什么算是给这次阅读做个小结,但提笔后却又不知从何写起。转念一想,这也正常,人家十五卷的长篇,又岂是我用一篇文章就能够总结的。无论如何,想到什么就先随便写点吧。
从公元前753年罗马诞生,一直到公元565年查士丁尼病逝(虽然东罗马帝国到1453年才灭亡,但作者写到这里就停下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其中有几个片段留给我比较深刻的印象。
在王政时代,罗马国王虽是终生制,但王位并非世袭,国王须由选举产生。那时的中国正处于春秋时代,一西一东,差别竟如此之大。今日东西方的不同早在几千年前就已显现。在第七代国王后,罗马便进入了共和时代。两位被选出的执政官任期一年,这显然是个进步。但随着罗马疆域的扩大,帝政取代了共和,后世很多史学家都说这是退步。我倒觉得不能简单地用进步退步作评价,正如作者所言,彼时的罗马已从都市国家蜕变为帝国,它需要治理更广阔的疆域、更多的人口以及各个不同的族群。限于当时通讯的速度,过去用于都市国家的那一套治理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了。而且当事物的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其规律会发生质的变化,相应的各项措施也应该进行调整。帝政的确是有效地解决了当时暴露出的很多问题。
凯撒作为罗马帝国第一位皇帝奥古斯都的养父,通常被认为是帝国的奠基者。他是在元老院被布鲁图斯等人谋杀而死,这些人的阴谋刺杀算是共和派在国家转折时的最后一搏。只是刺杀成功后罗马公民的反应有些出乎他们的意料,迎接谋杀者的不是欢呼声,而是各家紧闭的大门。可能这些谋杀者确实不是出于私欲才谋杀凯撒的,他们的确是发自内心地相信共和制优于帝制。只是这一信仰蒙蔽了他们的双眼,使他们看不到共和制已经不能有效地治理国家,最终扭曲了他们的行为。但我想归根结底,不是现实让人变得扭曲,能扭曲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的内心。
看到帝国皇帝与元老院的关系时,我居然立刻联想到了美国总统与国会。虽然两者有很多不同之处,但在权力制衡等诸多方面,两者还是有着不少相似点。此外,美国的参议院(Senate)也取自古罗马元老院(拉丁语:Senatus)之名。古罗马人相信实用主义,相信法律,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深刻地影响着后世。这套书看到后面,我越来越觉得想要了解现代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了解古罗马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如果将来能写一本比较古罗马与美国的书,应该会很有意思吧。
花了几个月的业余时间也只是把这套书粗粗翻了一遍而已,与以往读完一个朝代或国家的历史一样,总是忍不住感慨于盛极必衰的规律,以及人性的善与恶。任你当时如何风光、如何大权在握,多年以后也不过是纸上的几行甚至几个字罢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是毫无意义的。我只是觉得自己应该活得更实在、更纯粹一些,拨开笼罩着内心的重重迷雾,能够发现并专注于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不是做一个随大流的人。即使大的环境不允许我们坚持自己,但我们不应该放弃自我的要求,努力做到慎独。
最后附上《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部分歌词,读史时经常会想到这几句。“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一页风云散,变幻了时空。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