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知道孔夫子曾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然而生活中有些人忘记了敏而好学,只记住了不耻下问!!遇到那些不会提问的人,真的让人抓狂啊……
去年过年回家,都会被三姑六婆各种问题轰炸。比如:“你这个年纪了,怎么还不结婚?”“你工作这么多年了,存了多少钱了啊”“你这几年怎么胖了这么多啊”
…………
我真很想吼回去:“我这么大还有死了的呢?难道我要去死吗”“我赚多少钱又不给你,关你屁事啊”“我胖了怎么了?吃你家米饭了?”……
转念一想,可能三姑六婆是真的为了我好。只是她们没有深入思考,自然也就忽略了我的感受。尽管我已经认为她们并没有恶意,却在心里暗戳戳的发誓。我发誓这辈子绝对不要成为像她们这么不会聊天的人,这也让我深刻领悟到学会提问的重要性。
尼尔布朗是杰出的经济学教授,畅销书作家,也是《韩国批判性思维期刊》的编辑委员。他与人合著过七本书,也曾被威尔斯大学、印第安纳大学、科罗拉多等很多知名大学邀请,去培训批判性思维技巧。
尼尔.布朗认为:关键问题可以提高每个人的推理的分析能力,不论其受过的正规教育有多少。
《学会提问》这本书是尼尔.布朗和心理学家斯图尔特.基利一起合著的。这是一本畅销30余年的好书,全书逻辑清晰,案例有趣,可读性非常强。在提高批判性思维这一方面,哈佛大学、谷歌CEO施密特等人都极力推荐这本书。
在《学会提问》这本书中,每个章节都讲到了一个知识点,在讲完知识点之后,站在我们的角度,为我们剖析了应该如何运用学到的知识点。 全书12章,通过纠正我们被动的思维方式、识别别人表达的信息,辩证对方理由的过程等方法,学会提出一个好问题,让很多读过这本书的人,思维得到了质的飞跃。
为什么要学会提问?
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说明,即便是看书学习,也要有自己的思维,不能不经思考就相信书中所说的观点。然而在生活中,很多人听到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尤其是在听到某些专家所言之事时,看到书面上所说的言论时,深信不疑。
这就是作者尼尔.布朗在《学会提问》这本书中所说的“海绵式思维”。
拥有海绵式思维的人,对吸收知识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这些人从小到大,对外界传达的信息,不论对错,全盘接收。有些人甚至被这些信息牵着鼻子走,一不小心就站在的错误的那一方。最为突出的是那些键盘侠在网上的表现,对于现在网上很多言论,还未下定论,不知真假就开始攻击当事人,对于这样的人,我觉得应该是脑部瘫痪了。
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网上的文章、别人的言论、书本的知识,如果你不去判断这些知识的对与错,已经成为别人思考的奴隶不说,还可能成为别人手中可利用的棋子。
尼尔.布朗认为,想要获得通过知识获得真正的成长,我们就需要拥有淘金式思维。淘金式思维的人都会提出对的问题。在面对外界传递的知识时,对这些知识经过提出关键问题,引发自己的思维,从而判定这些知识是不是值得吸收进自己的大脑里。
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你懂的提出正确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引发自己的思考,你能快速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与人交流时,根据对方言语中透露的信息,你能够提出合适的问题,能够使你们这次谈话非常愉快,增进彼此的友谊。
在学习知识时,我们能够对书本上的知识,提出关键问题,加强自己思考的深度,从而学习到真正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在需要你给出专业性意见时,你能根据对方给出的主题,提出问题给出有理有据的观点,以理服人,获得别人的尊敬。
等等…
能不能通过提问带来好处,取决于我们有没有提出对的问题。如果问题没有提对,就会给人造成一种不靠谱的感觉。
比如有些人明明知道对方皮肤比较黑,还毫不避讳的提出“你的皮黑怎么这么黑?”对方如要本身就介意自身的这个缺点,你这个问题就终结了你的友谊。
比如有些人看事情总是只看到表面,比如听到陈亦讯唱的“十年“,还故意去问别人这道歌是陈亦讯唱的吗?就会显得多此一举了。
在这里要说明的是,批判性思维,不是让你遇到任何言论、任何知识、任何观点都提出问题去否定,而是要通过提出正确的问题,去判定这些信息的是否正确。如果接收到的信息是正确的,我们可以提出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加深自己的理解。如果接收到的信息是错误的,我们可以提出问题,找到这些错误的原因,并试着去寻找正确的信息应该是怎样的。
信息是否完整
提出好问题能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如此之多,你是不是迫不及待想要学会提出一个好问题呢?先不要着急,首先我们要学会识别信息是否完整,再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如在接收信息时,自己的认知错误,导致接收的知识出现偏差,后面你提出再好的问题,也会偏离了方向。
一个完整的信息,里面包含了论题,理由,结论。理由到结论的过程叫论证。
以阅读来举例。在阅读一本书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找到书中的论题。也就是说作者以什么为主题为论题在输出自己的观点。接着在书中找到作者给出的结论。最后找作者是用哪些理由作为证据作为论证的。
一条结论是否成立,要看论题与论证逻辑是否是正确的,有没有使用理由去论证。如果这些信息不完整,就代表这条结论是不成立的。就好像一个人说他是世界冠军,但是却没有任何得奖记录证明他是冠军,缺乏说服力。
当你接收到没有论证的信息时,你就要提醒自己,这可能是个知识的陷阱。看看自己能不能找到相关证据证明这个观点,如果找不到,可以去找这条结论错误的理由。
在职场评选优秀员工时,老板也会把优劣作为论题,对员工给不出同的结论。比如有些员工是表现优异,有些员工在老板眼里却是偷奸耍滑。而论证过程中的理由,与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有关。
当我们要进行深度思考时,就可以根据老板给出的结论提出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比如这些表现差的员工,为什么会在上班时有这样的表现呢?是老板待遇给得不到位,对公司某些领导有意见?抑或是他本身能力不足?为什么他能力不足还会招应聘呢?等等…
如何快速找到一条完整的信息呢?尼尔.布朗告诉我们,一般论题都会出现在一篇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找结论时,学会去看书中那些提示词。比如:因此、说明、表明、由此可知等等…
当我们能够准确识别一条完整的信息时,就代表着在接收信息时,我们可以淘汰掉很多没有依据的信息。想要提高找信息的能力,可以在阅读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时,将书中的论题、论证的理由、结论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这样的练习多了,无论是在阅读时,还是与人沟通,你都能够分析收到的信息是否完整。
理由是否充分
尼尔.布朗认为快速地找到了一条完整的信息,并不代表可以根据信息中的结论提出疑问。我们还需要做最后一步,验证这条信息中的理由 。
在《学会提问》这本书中,作者非常贴心的给出了方法。
首先,你要检查有没有出现歧义词。因为这些歧义词代表着多层意思。论证中如果出现了歧义词,有可能是输出信息的人表达不正确,也有可能他是故意使出的迷魂阵,想要误导你。这时,你就要重新审视这条结论是否成立了。
接着检查论证的理由,看看运用的理由是不是传达信息的人自己编造的,是否含有假设的成份里面。如果是传达信息的人假设的,理由的说服力就不够强了,即便是能够说服你,也难以说服别人。这时你可以试着找其它的理由,论证这条结论,也可以想一想为什么对方要这样说。
然后再看看论证的理由是否合乎常理,如果给出的理由超出大众的认知,或者是大众不以为然的事实,那么你也需要重新考量,是否要依据这条结论进行深度思考。
最后我们检查理由是否具备足够的说服力,反思自己为什么要相信,这条理由是出自哪里,说服大众的点在哪里。
看到这里,相信你也不难发现,在提问之前,我们首先要找到一条完整的信息,接着验证这条信息中的论由的理由是否靠谱。确定信息完整,论证的理由是否充分之后,我们再根据结论去提问,这样才能提出来关键的好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引导自己的大脑进行深度思考才有意义。
那么,当我们想要输出某些观点时,上面的方法同样也可以适用。尼尔.布朗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头脑,主要的标志看他能否提供充足的证据支撑他的看法。
在我们想要表达某些观点时,也需要先确定自己的论题,确定自己的结论,紧接着为自己的结论搜集足够的素材。
当我们论题明确,理由充分,给出的结论别人才会信服。时间久了,你在别人心中的形象也会沉稳很多。你可以根椐信息中的结论提出很多问题,不断去寻找可以找有效的理由,论证你自己的观点。
学会提问并不难,难得是不断的提出好问题。在我看来学会提问题不仅是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也是一门需要不断提升的技能。如果你也想通过提出好问题,丰富自己的大脑,解决人生路上的各种难题,建议你阅读《学会提问》这本书,我讲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书中的内容更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