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接触过许多像凯蒂这样的学员,经验显示,无论你有什么头衔,你都必须具备从零开始、无中生有的创造力才可能获得职业上的成功,而这种创造力正是即兴表演的关键所在。凯蒂的需求是从零开始构建新的、有效的同事关系,而其他商界精英们也无时无刻不需要倚仗这种创造力,例如:
·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时;·开发新产品或新业务时;
·与客户建立良好可靠的合作关系时;·
研究更好的流程和问题解决方案时;
·描述新职务的岗位要求时;
·制定员工政策、培训课程、业绩管理制度以及预算(还有营收)时;
·妥善回应顾客投诉时;
·为公司垒球队取名字时。
事实上,只要你需要工作,就免不了要用创造力。善于创造性地应对各式各样挑战的人们用的就是“是的,而且”这种方法,只不过他们可能把它称为“以退为进”或“冲突管理”。在喜剧行业,这被称为“是的,而且”,就像烹饪界的秘制调料、编程界的源代码,它是一把万能钥匙,能打开一切值得开启的大门。同时它也是即兴表演的基本原则,是所有其他即兴表演原则的基础。在舞台即兴表演中,演员们没有既定的剧本和台词,“是的,而且”是这样运作的:一个演员起个头,其他演员先对该演员的观点加以肯定,并在此基础上添加自己的观点。比如,演员甲可能说:“我的天哪!我从来没见过天上有这么多星星!”这时候同台的演员乙只有一个任务:赞同这个观点,并加上一些新创意。例如,“可不是嘛!没想到站在月亮上看星空会这么不一样!”
乙简单的两句台词不仅肯定了甲的观点,还加上了自己的观点,即他们远离城市,远到已经跑到月球上去了。乙的台词又给了甲一些信息,让甲得以继续。如此周而复始,台上的演员不断地为彼此提供发挥的空间,使得整场表演有了无数的可能。如果在第一个回合里乙没有赞同而是否定了甲,例如,乙回答:“我一颗星星都没看见啊!白天哪儿来的星星!”那么乙就把话题终结了,刚刚启动的表演也就没法继续下去,这时候甲只能仓促地想句台词把话题圆回来,还得让观众觉得好笑。根据经验,观众想看的是演员们在舞台上即兴创作出好段子,才没兴趣看他们为了谁是谁非争个面红耳赤——那才是无聊透顶!
在即兴表演圈子里,“是的,而且”原则还有一些别的名字,你可能会听到我们讨论“肯定和构建”点子或者“探索和推进”剧情等。它的名字虽多,中心思想却是同一个:接受别人的点子并在此基础上添加新的点子(无论你对别人的点子持什么看法)。在第二城,这条基本原则贯穿于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这就是我们舞台即兴创作的方法,我们因此塑造出了许多妙趣横生的角色,也创作了许多完整的剧本。例如,影片《反斗智多星》(Wayne’s World)里的韦恩(Wayne),最初就是由迈克·迈尔斯(Mike Myers)在我们的舞台上创作出来的;还有后来在《周六夜现场》大放异彩的由克里斯·法利(Chris Farley)扮演的傻愣愣的励志演说家马特·福利(Matt Foley)。“是的,而且”原则在第二城人心里烙下的印记是如此之深,以至于蒂娜·菲和简·林奇(Jane Lynch)在离开我们的舞台多年后还在回忆录里和毕业演讲上频频提起。我们可以不假思索地说,“是的,而且”原则决定了我们对于第二城的业务定位:我们的工作是用智慧、周到、实用、有趣、通常还超级搞笑的方式去肯定并发展他人的点子。
然而如果保持掌控权就能确保成功,那么就没有哪个公司会失败吧!毕竟绝大多数公司都无比重视流程、管控、模式等,这些无一不是维持掌控权的工具。我们都知道,成功没这么简单。“是的,而且”原则往往会把你带到意想不到的境地,这种不可预见性让一些人大为紧张,但只有当公司愿意让出一点掌控权、乐意承担一点风险,他们才可能挖到创意的金矿。
我们把这条原则叫作“是的,而且”,是因为在我们的训练中每句话都以这两个词开头,但是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原则本身。要在企业里建立“是的,而且”文化,你必须先摆出“是的,而且”的姿态,用自己的行为带动旁人。你必须肯定和支持其他人的贡献和观点,并致力于发展他们的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