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而起,过年已经不再是一种期盼,而是一种团圆饭。坐上火车回家的那种感觉,已不再那么强烈。记得小时候整个年猪,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其乐融融,我们村里都是大姓氏,基本上都是沾亲带故的,七大姑八大姨的,那叫一个热闹。一头猪都不够分的,杀猪菜炖的嗷嗷的有味道儿,灌个血肠煮一锅,凉爽的猪头肉拌个黄瓜。热气腾腾鞭炮齐鸣,没有那么多芥蒂。
阴历29或30就是年了,过完年初一以后就是拜年,那时候太小也特别青涩,上商店买点白酒和蛋糕啥的,就出发了。先上长辈家拜年,就是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家,之后就是往下分辈分。如果不拜年那时就显得不够亲,上姥姥家拜年那叫一个热闹和人多啊!一进屋就下跪,一圈下来基本上是晕的状态,低头看一下膝盖那叫一个透彻啊!人家都有压岁钱而我和我姐却没收到一分,都是以失落告终。
接下来说说我爷爷奶奶吧,我有三个姑三个叔,除了我大姑就是我爹最大,也就是农村说的老大。我爹本来可以接班的,就是所说的接班人?为啥这么说呢?当时我爷爷是供销社经理,在那个年代很牛的,平时我爷爷家吃饭都是猪肉粉条子,我爷说我爹你是老大应该让着老二,老二还没有娶媳妇儿?就这样我爹没有接上班,后来听我爹说没办法,只能应承了此事。就这样我爹在生产队里当了会计,还当过电工,学过木匠和瓦匠。我爹和我母亲两个人白手起家,那时能用一个词形容,穷的就剩人了,叮当的响啊。后来我姐出生了,我姐在出生的时候呼吸很弱,很瘦的,家里也没有余粮。我妈体质也很弱,就这样过了好长时间,我姐才稍微体质恢复了一些,用我妈的话说,活不容易将就着度过了那段时光。接着过了一年多我出生了,正好是少数民族满族,听我妈说?政府还发了一些布料啥的,要不挨罚那可不是一般家庭能承担起的,我出生那天正好来电,大家都说那就叫亮吧!就这样我的名字就产生了。
那个时候总盼着过年,因为过年能吃好的喝好的,我的童年时光荏苒,爷爷奶奶没有那么多关爱,虽然是大孙子,那也没有地位啊!上我爷爷家,我爷爷奶奶都把我和我姐往外赶,赶紧回家害怕在那儿吃饭。说句实话那时家里生活水平在那儿,我父母特别老实本分那种人,常说老实人不受待见,也不会受到关爱。老一辈人的思想和做派基本上都是如此,那个年代的生活虽然很苦但是却很真实。
小时候的味道儿纯朴的生活,那时我们总想着长大,长大了就可以离开了家,然后可以奔赴自己想要的生活。我本想可以去选择当兵,却不如我所愿,人生本来就是一场选择题,但是我却无从选择,我的路从那以后就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