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王小波说,一辈子很长,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
和一个有趣的人在一起,少了压抑和无聊,多了愉悦和轻松,所以有趣的人到哪总能惹人喜爱。
“有趣”甚至成为了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这句被人说烂了的话,成了人们心中秘而不宣的评判标准。
在社会关系组成的大网中,免不了共性的交流,团建与应酬,当喜爱独处的人,远离人群,关系就有了微妙的变化。
性格内向、不太合群、不好接触。你有没有被贴上这样的标签。
其实,像我们这样的江湖儿女,追求的是一个内秀,断不敢轻易就在外人面前暴露本性。性格使然,讲究的就是一个慢热。就像加载过慢的网页,可能里面有精彩的内容,但很少有人愿意等那么久。
有趣也并不代表着八面玲珑,一个有趣的人貌似与这个社会玩的不亦乐乎,但人也会低潮与劳累,与其费尽心思的刻意做一个有趣的人,不如过自己觉得舒服的生活,哪怕无趣,至少心安理得。
倘若真的有人,忍得了2G网络般缓慢的加载, 谁说不是柳暗花明的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02
曾看过这样一段话:“当人们开始把“有趣”当做一种信仰,把“有趣”等同于段子、笑话与套路时,当“有趣”成为一种为了实现个人目的的工具,我们就看到了各种显示出的用力过猛和对自己的怀疑否定。”
从前,谁都曾立志要做一个有趣的人,却不是人人都心生向往,而是怕被别人觉得无趣,怕与他人交谈时,被嫌弃忽视,怕被归类到不合群的范畴。
所以看了很多的段子,暗自记住每个人的爱好,想着和大家在一起时,就算不妙语连珠,至少也该抖个机灵不让气氛冷场。
但每次,强迫让自己说出的笑话却更人心里更加的尴尬。问题在于,有人天生活泼好动,有人天生就是内向腼腆,这是无法掩盖的天性,让一个内向的人刻意表达,不仅没给大众带来乐趣,也给自己造成了压力。
装做有趣,就像年少喜欢一个姑娘,在微信上和她聊天要和考试一样反复琢磨。
要聊的别出心裁才好,必须第一时间明白她的意图,借助她的问题并引出下一段谈话的契机,要让姑娘觉得聊得来,并一定要有想和你继续聊下去的欲望,如果不停的“是啊”,“哈哈”,说自己想说的话,则一定不行,毕竟她那么好看,必须要,有趣的灵魂才能吸引她的注意。
挖空心思、小心等待远比体力劳动更让人疲惫,如果可能的话,不如天南海北的说着心里话,把最没意思,最俗气的琐碎都和她讲一遍,但人总怕真实的自己被厌烦,只得假装成一个有趣的人,而这样获得的喜欢,一定不是年少的欢喜。
年轻的我们阅历尚浅,看待事物的角度狭隘片面,难免把握不好尺度,所以有趣很容易和猥琐、卖丑、哗众取宠乃至自黑自嘲相混淆。
当自身硬件条件的不够的时候,
有趣所能带来的附加值太低。
也让人忘了自己。
03
人的成长应该是一件断舍离的事情,从把全世界的期望背在身上、费尽心思证明自己,到接受真实的自己,把生活过的简单而充实,允许自己的不完美,开开心心的做个没那么有趣的普通人。
一个人哪怕再索然无趣,世间万物都一定会有与他的共鸣之处,有趣的人固然被大多数人喜欢,他们乐观积极向上,有缤纷多彩的生活,但是,所谓无趣的人,真的像网上所说那样,只是活了一天,却重复了一万次?
放屁。
没有谁规定,我们一生下来就要完成什么使命,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谁也没有权利,要求我们必须要有多少朋友,去过多少地方旅行,把他主观的精彩强加到我们身上。
有趣是对的人碰撞出的火花,并不适用所有人。
如果你正因为自己不那么有趣而深受困扰,不要害怕,更不要觉得羞愧。
这世界总有相同的频率,等待着相互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