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拜访恩师,让我学到了“不”。
学会了说“不”。
今早,恩师看见我的到来,就像红笔遇上了试卷,天生一对,一旦对上头,就叨叨个不停。小至现在的生活,大到当前整个国家社会的现状,海阔天空,畅所欲言。
不觉间,就聊到现在老师带的班,一个初一新生班。老师说,这一届新初一真是太让她头疼了。说话间,她还卷了卷发梢处那零星几丝白发给我看,“就这周五,我班上有两个学生打架,”
呵,打架,谁初中班里没几个打架的人呢,谁现在长到这么大还没打过几次架呢?
老师顿了顿,望向天花板道:“那是一对前后桌,前面的那个男孩是个老实人,而后面的那个男孩是个蛮调皮、淘气的娃。那天,后面那个调皮的男孩将桌子撞到前面那个老实娃的椅子上。就那么重重一撞,好啦,开始干架啦!”说着爽朗的笑了。
“其实事情完整经过是这样的:前面的那个老实娃呢,太实诚了,导致每次后面那个调皮娃呢,就往前挤他,故意撞撞他,但是他又不敢跟后面那个调皮娃说,就总是瞄一眼,瞄一眼后面那个娃,事情就过去了。”
“终于小家伙忍无可忍了呀,‘奋起反击’,一拳打在了后面那个娃的鼻子上,‘噗’的一声,后面那个娃就撂倒在地了,搁在那儿哭,你知道吗?那小祖宗哭的嘞,梨花带雨。”
但是老师这次却批评了两人。没有偏袒任何一个,也没有保持中立的态度,对于那个老实的娃,她说:“你别以为你是‘受害者’就没错了,你先动的手,先挥的拳头,就是你的错!”;而对于那个调皮的娃,她笑着说:“你活该呀,活该被打。你平时撞他椅子,挤他位子的时候,不就好像在跟他宣战嘛,跟他挑衅说‘来啊,来啊,来打我呀!’哈哈,你说是不是啊?!”
的确如此,现在细细想来。如果当初那个调皮男孩第一次撞那个老实男孩的时候,老实男孩就立刻转过头去,面容严肃,厉声斥责道:“不,你别再撞我了!”只要稍微正常一点的人听到有人这么严肃认真的说话,肯定都会做出改变,那么这样一来那个调皮男孩不就不会继续撞他了吗?那么之后的事不就不会发生了吗?
当然,后面那个调皮的娃肯定也是罪魁祸首,要是他不调皮,不淘气,不顾意去惹人生气,这事也不会发生。
别人怎么说,取决于别人的嘴巴;别人怎么想,取决于别人的大脑;别人怎么做,取决于别人的身体。别人怎样我们无法改变,我们能做的只有通过自己来改变或者影响身边。
这就需要我们学会说“不”,学会“拒绝”,学会“要求”。
想想看,只要我们的权益受到侵犯时,自尊受到践踏时,我们就立刻态度强硬地说声“不”,“要求”对方做出改变,“拒绝”忍受权益持续被侵犯下去,即使我们不能100%地规避所有风险,至少1%可以吧。
想想看,你是否也像那个老实娃一样,因为碍于情面,或是顾及你说“不”之后的方方面面,而隐忍下去,且还像个傻白甜一样,疯狂心理暗示,自我安慰道:“会好的,会好的。”
别傻了,你又不是勾践,就算你卧地尝草也没用。别佛系啦!权益是自由争取来的,尊严是自己维护来的,原则和底线都是自己一点一点赢来的。可以温文尔雅但是也得身披铠甲。保护好自己就动动嘴皮子的功夫,只需要一个字“不”,就好了。
所以,请学会说“不”。
就像著名作家张洁那样,明白了“不会说‘不’是不行的;不好意思说‘不’也是不行的。修炼到会说‘不’,只能算是修炼了一半,一定要修炼到好意思“要求”才行。”
一味的隐忍是填不满生活中的丑恶这个无底洞的。只有学会说“不”,学会“要求”,学会“拒绝”,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保护好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保护好自己的生活的尊严。
请学会说“不”,希望善良是有牙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