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所有的活动只用简单的几个字来总结,你会怎么表达?
我想到了“做人做事”。
而做人做事的核心是人,人才是最有价值的。这样,我们立马又想到了一个词,就是人脉。
那什么叫人脉?你对人脉是怎么看的呢?又是怎么理解的呢?
人脉无非就是一种价值互惠的人际关系。
而这里就有四个关键词:价值互惠。首先得有价值,这也是每个人存在的意义;其次交换彼此的价值,说明是各自都相互被需要的,是双向的,单一的索取帮助并不能健康长久。
所以,有价值,并且相互交换互惠的人脉才是有效的。
人脉不是你利用了多少人,而是你帮助了多少人;
人脉不是多少人在面前吹捧你,而是多少人在背后称赞你;
人脉不是辉煌时多少人奉承你,而是落魄时多少人愿意帮助你;
人脉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多少人认识你;
人脉不是你和多少人打过交道,而是多少人愿意主动和你打交道。
从这些可以看出,自己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自身是否有价值是重中之重。
我们常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句话也道尽了关系的本质。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脉是个势利性的东西,从来都是锦上添花,很少雪中送 炭。
就如脱不花所说:良性的人际关系只有一种,叫做独立自主、强强联合,从来就没有抱团取暖这回事。
那一个人如何提高自己的价值,变强大呢?
在短时间内,如果是一件物的话,我们通常是钉钻镶金,自然就会价值倍增。如果一个人通过穿金戴钻来彰显自己,在普通人看来,他是个土豪,可在精英看来,他就是个土鳖。
所以人没法快速的来提高自己的价值,只用外在形式的装饰,也被人说成“虚有其表,华而不实”。
言外之意,就是没有捷径,要沉下心来,耐心地投资自己,提高自己,改善自己,变得强大。而这几点都可以只用一个行动行为来达成,那就是学习。
学习是一个输入,内化,输出的过程。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输入容器:胃和脑,也就是人的两个输入系统。
物质输入:食物通过嘴巴输入,咀嚼,流经消化道到达胃,供给小肠最终消化吸收获取营养,从而使我们生物体内的各项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物质充裕,支撑身体的顺利运转。
神经输入:知识通过各个感官感受外界刺激,到达大脑进行整合与整理,通过不断强化,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最终融会贯通,精神满足,供给事业的兴盛发展。
在物质层面,我们都会注重输入的源头,蔬菜水果五谷搭配,如果不在意,胡乱吞下,不仅增加身体风险,还要痛苦减负,所以也不能一味的吃。
在精神层面,我们也会注意学习的内容,无价值的,毫无营养的东西看多了,不仅增加大脑的水分,还无意义。进去容易,倒出来就很难,而且它会默默影响你的行为和决策。
从这也可以出得出两个学习方法:加法和减法。
一开始学习,都是做加法,比如一个主题,就要把同样的或相关主题的知识点或书籍都拿来补充并整合,博览积累,不断拓展,拥有把一本书读厚的能力,也就是我注六经。
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要开始做减法,比如相关内容,积累过后,知道哪部分对自己更有价值,剔除冗余,取与自己相关的精华,不断锤炼领悟,善于总结,拥有把一本书读薄的能力,也就是六经注我。
加法还是减法,只取决于自己当下的情况,并无绝对。
学习的过程,就像是建一座水库,先蓄水,才能正常灌溉,要想灌溉,就得蓄水。如果没有持续输入,迟早也会干涸枯竭。
所以输入决定输出,输出倒逼输入,只有输入远大于输出,你的输出才显得相对轻松,不那么费力。
在此,问问自己,有没有一个良好的输入系统?
我们通过持续不断的输入,通过做事锤炼思考,提升自己后,就要与人有效连接,交换价值,滚动人生雪球,靠彼此间的分工合作串联起世界。
那该如何连接?如何得到人脉?
先要学会表达自己,比如经营自己的朋友圈,写作等,主动吸引别人,把自己朋友圈的人统统拿下来,但不要刻意或过度。
人脉这个词,听起来很抽象,具象化来说,就像是一个立方体,我们怎样拓展它的体积让它变大呢?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长度:维护并保持联系。如果认识新朋友,丢了老朋友,就像是猴子掰玉米。任何关系都是要在需要之前投资,不然等需要之际,难以开口。而且,人是感情动物,时间久了,交往才会更深。
宽度:保持多样性。以前喜欢英雄所见略同,证明自己观点或看法的准确性,现在都怕出现盲维,自己看不到某一层面,需要大家来补充。这样的话,就要朋友来自于不同的背景,行业,专业等。其实,还有一种情况,遇到别的行业问题,最起码还有个可信赖的人可以咨询。
高度:结交比自己厉害的人。输出倒逼输入,同样,结交比自己厉害的人,逼迫自己成长,变得更牛,也让自己知道还可以做得更好,还有潜力。
长度,可以延伸;宽度,可以拓展;高度,可以提升。
这三种方式结合,体积自然会更大。
但还有一个因素,决定着这个体积的上限,那就是你做人的温度,看你真诚与否。
一个有温度的人才会懂得拿捏分寸,更多的为他人着想,让别人感到很舒服,愿意跟他交往。
今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繁荣发展,跟一个人建立关系相对容易,但保持好可就没那么简单了,建立和维护才会考验你的以上四度和自身价值。
也可以倒推来快速了解一个人,研究他最好的方法,不是看他怎么说,而是看他跟周边的关系是怎样的,都是什么水平的人。
所以不要担心有没有人脉,就怕自己没有成长,还够不够好。
我们“好好学习”社群,就是跟一群人每天持续输入,储备知识,储存能量,提升自己,彼此陪伴成长。
你所浪费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
浪费也好,不浪费也罢,时间都是匆匆而过,但它绝不会亏待一个每天都过得很认真的人。
一万年太久,我们只争朝夕。
谁都不会低估十年的价值,但却容易忽略一天的价值,我们就想认真过好每一天,每一天都有或多或少的收获,这也是“好好学习”社群名字的由来,因为下一句就是天天向上,能保持每天一进的人我相信未来不可限量。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是一种输出并交互的学习方式。
同样的内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我们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不同理解就是ta自己的独特性,交换这个不同,也是交流的意义。
学习和建交关系的意愿,对一个求上进的人来说,肯定是主动的。
只要还没有盛开来吸引蝴蝶,希望每个人都主动一些。
给自己一个转角遇到惊喜的机会。
所以,来了,就是把别人辛苦学到的东西,轻易的得到并以此来改善自己。
所以,来了,就是与各种不同的朋友,交换思想,扩建圈子。
通过学习输入,积累知识资源,改善自己,提高自己竞争力;通过扩建人脉,储备人际资源,交换价值,构建协作关系。
不管是什么样的行业,我想这都是通用的,这样才能构建一个人崛起和发展的地基。
我们经常抱怨自己没有机会,更多并不是没有机会,而是自己还不够有本事抓住这个机会,或者不知道还有这个机会,就像很多公司的内推招聘。
也可以看出,一个人抱怨什么,便知读书多少。
自己做好万全准备,维护好关系,才会有好运,有意外之喜。
以上种种也是“好好学习”的期望。
我也很好奇,一群人在一起学习,不仅提升自我,交流碰撞,解惑疑虑,是不是还可以一起做点什么事,产生怎样的协作?把这个期待就交给时间吧。
“好好学习”第2期广州线下交流
“好好学习”第3期深圳线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