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言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清代张伯行在《禁馈送缴》里如是说。张伯行,康熙二十四年进士。官累至吏部尚书,去世后,追赠太子太保。历官二十余载,以清廉刚直著称。
与尚书比,我等平民实数自不量力。但是我们不是与其比高位,而是学习他的廉洁自律的品行与修养。
我想起了爷爷,一位出生于民国年间,经历过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人。爷爷自幼跟随先生学习,习的一手好字。因为那个年代,有文化的人很少,所以年轻时候的爷爷,曾在村里担任会计数年。那时候,经常需要去县里开会。每次,他都是来回步行几十公里,自备干粮和开水。他在任期间,未曾私吞村里的一分钱,真正做到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后来,因为生活的压力,同时又因机缘巧合,他加入了当地的供销社,从此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从奶奶对他的抱怨中可以了解到,在这三十多年间,他未曾挪用公家的一块抹布。在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具有较大的特权,同时又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在这种环境下,廉洁更多的是靠自我约束。用爷爷的话说:“我干着工作,国家发给我工资,已经对我的劳动给予了报酬,我如果侵占了国家的利益,于良心不安”。他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是他用自己思想和行动诠释着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奉献。作为后人,不敢违拗他的意愿,唯有继承和发扬他的传统,在生活和工作中时刻提醒并要求自己:清白做人、用心做事。
记得在一次高中同学聚会,我蹭一位在当地人社局上班同学的车。回家的路上,他和我说了这么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虽然现在是科长,但是每个月也就几千块钱,生活过的并不宽裕。每当我想动用权力捞钱的时候,又担心万一哪天东窗事发,不仅自己的政治生涯完了,还会影响孩子的前程。所以,我很羡慕你,可以干干净净的赚钱。我相信他说的是心里话。因为这短短的几句话,道出了他的所想,同时也说出了他的所忧。所以,为官者,首先要经得起考验,耐得住寂寞。为什么说要耐得住寂寞?因为官位越高,而往往高处不胜寒。自古以来,帝王之所以称孤道寡,不是没有道理的。当一个人身居高位,又耐不住寂寞的时候,就是危险来临的时候。其次,要守得住心中的底线。在《大宅门》里,在白景琦烧掉劣质药材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虽然这主要是对药商修行和品行的一种自我监督,但是我觉得,这同时也是对一个人内心修行和自我素养的一种自我陶冶。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在与厂家接触的过程中,要始终站在船厂的角度和立场,与厂家进行交流和沟通。要始终明白,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为了更好的提高自己;要始终明白,手里端的是谁的饭碗;要始终明白,天上不会掉免费的馅饼;要始终明白,厂家不会无由的给你好处。当你默默接受了厂家馈赠的时候,就是危险来临的时候。古语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任何大腐,都是从小腐开始。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竭尽所能:为企业节约一个螺丝;节省升滑油;减少一根焊条;利用一件库存;谈掉一条意见等等,这些都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一种廉洁行为。
廉洁不一定是一条滔滔的大江,廉洁亦可是一条默默无闻的溪流。只要在自己的流经之地,有一条清澈干净的灵魂,就可以上映蓝天,下润百草。廉洁不一定是浩瀚无烟的大海,廉洁亦可以是一汪碧绿的清塘。只要在自己的容身之地,有一股内心波澜不惊的清凉,就可以育一池鱼蛙,反哺于社会。廉洁不一定是巍峨的高山,廉洁亦可以是一处低矮的丘陵,只要用自己的有限土壤,孕育出漫山遍野的郁郁葱葱。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们要时刻以身边优秀的同事和朋友为镜,照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照出自己的成败与得失,让腐败这个词语,永远的消失在我们人生字典,让廉洁的光辉,永远照耀在我们的内心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