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写作灵感来源于看到2012年赖佩霞在TEDX台北的分享视频,短短的20分钟,却处处打动我的心,让我有很多的感同身受,以及渴望变成像她一样,让自己生命因爱而发光、因爱而快乐的女人,所以我一个闪念有了写作的素材,动了写作的念头。
看完这个视频,我最大的一个感受是,人的状态是一个神奇的存在,我更喜欢称其为生命力。虽然它是无形的,但却实实在在感受的到。我隔着电脑屏幕和2年的时光感受到赖佩霞女士发自心底的慈悲、平和、快乐,以及和蔼可亲。(好想靠近这样一个温暖美丽的人)
赖佩霞这段演讲分享的主题是寻找回家的路,主要讲的是身心灵修养领域的其中一环——家庭觉醒,也即自我觉醒。只有觉醒才能找到回家的道路,而觉醒的前提是:爱和慈悲。
但是,在我们的家庭关系中做到爱和慈悲却不是很容易,相反很容易出现不爱和不慈悲。赖佩霞在演讲中提到了一个理论,叫冰山理论,它指的是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多更大的一部分内在世界藏在了更深层次里,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其实冰山理论也适用于职场思考)
冰山理论是萨提亚家庭治疗中的重要理论,实际上是一个隐喻。在日常生活的认知里,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都会有自己的定位,我们觉得自己配得上每一个美好品质的词语,比如正直、善良、友好等。
这个看待自己的定位使得我们就只看得到冰山以上部分的自己,并且觉得那就是全部的自己。至于隐藏在冰山下面的自己,没有会意识到,它只有在家庭亲密关系中才会显露无疑。
当我走在婚姻的道路上时,我才看见冰山底层的我,是自己不认识的。
当我发怒讲出来的话真的很难听,但是那一瞬间的我认为自己是来自正义,是对的。(窃以为这句话点出了所有家庭争吵的本质)
小气、小心眼,甚至是恶毒,这些词我一直都觉得是形容别人的。我本来也不相信自己会是这样,直到我结了婚以后,我才发现赖佩霞到底有多凶恶。
后来,我离开了那个摇摇晃晃的婚姻,我回到我自己,我开始回头看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
个人认为,要想在家庭亲密关系里发现隐藏于冰山下的自己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要有很好的自我觉知(或觉察)。否则只有痛苦,不会有发现。虽然赖佩霞的这段话描述的是自己的情况,但仔细想一想,这样的情况存在于每一个家庭中。
至少我看到这段话背后的我与家人、家人与我的相处模式,因为我们的家庭成员之间特别知道彼此的软肋,很容易哪壶不开提哪壶。所以出现争执在所难免。比如:你说你很好是不是?那咱们来试试看,于是对方就想尽办法证明你的不好。
家庭里的很多争执和争吵,其实质都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在没有自我觉察和觉知的情况下,坚持己见是人的本能行为。事实上,在相互争对的过程中,两个人都已经受到了伤害,只是我们不自知而已。
如果一个全是警察的家庭出了一个小偷,那么这个小偷就是家庭的叛徒。
如果一个全是小偷的家庭出了一个警察,那么这个警察就是家庭的叛徒。
这两个假设无关对错,主要想表达的是一个家庭系统的重要性。赖佩霞说道,很多夫妻在争执的时候,事实上是在争执原生家庭所带来的价值观。我思考了下自己,我觉得这种观点也适用于同事、朋友(任何除亲人以外的人)的相处。即使两个人没有争吵,哪怕是彼此的意见相左,也都伴随着我们各自原生家庭所认为的价值观。
除了原生家庭系统不同以外,肾上腺素也影响着两个人的争吵。当人要争对的时候,肾上腺素就会自觉上升,它和酒瘾烟瘾一样,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会因为小事暴跳如雷。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出现争执和摩擦在所难免,如果我们都了解争吵背后存在的原因(各自原生家庭价值观、肾上腺素),也许我们会更能理解自己和别人,更容易释怀,更容易快乐。
当然,我们的任务不仅限于了解争吵背后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认识冰山下面的自己,承认自己不仅正直善良友好,也小气恶毒的一面,不回避自己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劣根性。接纳所有,与自己和解,用我们接受过的教育去对抗我们体内部分的恶劣本性,度化我们自己。
这不是打怪升级的游戏,它就是一个成年人穷其一生要接受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