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高考成绩出来了,大四的学生就要离开那个窝了好让新人入住。
知道了自己的分数和所属省份的切线就该考虑选学校,选专业的事了。对于大多数的高中毕业生来说,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是迷茫期和焦虑期。迷茫是的自己喜欢什么,要报考什么专业什么学校,焦虑的是各路人马提供的建议,是否该听那些人的。
那么到底什么学校和专业更适合我呢,做什么会使未来的自己不会后悔自己今天的决定呢?
有没有目标专业,或者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因为考生和家长对专业认识都比较有限,可能很难回答,但是对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比较容易想象,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和想学什么专业存在很强的关联性,可以成为重要的判断依据。
高校相关信息的高度透明化和及时化,让越来越多的人考生和家长焦虑专业的选择,但很遗憾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表现在从过去的盲目和不关心,变成现在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基本上都会这么想:我想做什么,就只能学什么,学别的就一定做不了;我学了什么,就只能做什么,做别的就一定做不了;选错了专业就万劫不复,
选学校和选专业之前我们要考虑的有:
1、城市(地域):学校所在地城市对视野开阔,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实战能力有着重要的决定因素(实习方便)。为什么北上广成为就业地首选?为什么北上广部分211甚至一本也比部分外地985录取线还高,不就是地域优势吗。在北上广你可以获取更先进的理念,更广阔的视野,尤其是更多更方便的实习机会。学IT就业地首选北京(其次是深广杭),学金融就业地首选上海(其次是京深)。
2、专业(地域):如果你以读个好专业为第一目标,那么就不一定把目光放在北上广了。比如吉林大学的车辆工程,电子科技大学的信息工程,西南财经大学的金融学,山东大学的数学等专业都名列前茅,且分数不是太高,可以成为非北上广的选择。
3、毕业后的打算(未来规划):这个容易被忽略,如果你毕业后考虑保研、出国、考研等,考虑综合类大学,偏远地区的985考研成为选择之一,比如兰大吉大川大等学校,这些学校的保研率和国外的知名度和认可度肯定比录取线超高的上财央财外经贸高很多。当然也要注意专业选择,理学基础类专业出国相对容易(数学 物理 化学 生化等)。如果想本科就业,那就选择专业性学校,比如财经类,工科类(特别是电子信息类)。两财一贸(上财央财外经贸)甚至南审、东财、江财、天财。两电一邮(成电西电北邮)甚至杭电,这类学校目前就业形势不错,起薪也挺高。
特别注意(理性看大学排名):现在学校排名基本依据综合实力和学术能力等,有时候对部分本科就想就业的同学参考意义不是特别大。比如中南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等排名很靠前(10—15),但是录取线却在25—35之间,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学校门类齐全,比如文理法工农医都有,综合实力比较强,因此得分较高。但这些专业很多都是冷门,就业不太有优势,因此录取线不是特别高但排名很高。不过有一点害的还要注意,虽然这些学校录取线不太高,但优势专业录取线却依然很高,所以不能因为最低录取线而轻视优势专业的录取线。
选专业这事说大可大(可以算是一门学问),说小可小(比如听邻居说谁学了什么专业不错就填了)。个人觉得虽然有那么一点点的运气成分,但如果想把握精确一些还是需要做一些功课的,可以划分步骤。
第一步就是了解有哪些专业(不一定都要了解,可以缩小范围在你感兴趣的范围内查询),这些专业大致学什么,干什么的。这里有个资料讲的有点参考价值。注意区分名字相近但其实差别很大的专业。
第二步就是确定方向(比如是财经 IT 管理等),确定这个主要依据几个因素
1、 本科是否就业:如果想本科就业,可以考虑实用性比较强的专业,比如会计、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如果是想深造和出国,可以考虑理学(指基础学科数学 物理等自然科学,大气科学等)这些专业相对来说申请学校容易些。
2、 个人秉性:比如如果热情活泼开放能吃苦可以考虑销售、管理类专业,如果内向,热爱技术可以考虑计算机 软工 电子类专业。女孩一般适合文科类专业,语言类也不错。
3、发展方向:比如将来想进高校研究所等,可以考虑理学类。
第三步了解具体专业(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