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樊荣强
任何一个企业在生意上的成功,都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而且这种挑战表现出巨大的复杂性。一方面,每个企业都必须面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另一方面,每个企业对别的企业来讲,也是外部挑战的一部分。
因此,所有具有相关性和替代性的企业,其基本的关系就是竞争关系。于是,竞争能力成为企业成败的核心,竞争战略则是要使企业在最基本的战场,也就是产业上找出有利的竞争位置。
竞争战略之父
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迈克尔·波特被尊为“竞争战略之父”, 是世界公认的竞争战略方面的第一权威,与彼德•德鲁克、格林斯潘名列“20世纪对全球经济影响力最大的50位人物”前3名。
他提出的“竞争五力模型”、“三种竞争战略”在全球被广为接受和实践,其竞争战略课程是哈佛商学院的必修课之一。学习企业管理理论,如果不懂得迈克尔·波特的“三种竞争战略”,那就等于没有入门。
波特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明确地提出的三种通用战略是: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
波特认为,每个企业都必须明确地选择自己的竞争战略,面对上述三种战略,徘徊其间必然会影响公司的战略定位,在各种战略之间摇摆不定的公司,将很难获得较高的利润。企业必须做出一种根本性决策,向三种通用战略的某一种战略靠拢,一旦公司处于徘徊不定的情境,要想摆脱这种不良状态,可能需要长时间的、持续的努力。另一方面,波特也认为,如果相继采用三种战略,企业也会失败,因为三种战略所要求的条件是不一样的。
三种通用战略
总成本领先要求企业必须建立高效的生产设施,全力以赴地降低成本,加大对成本及管理费用的控制,并尽可能地节约在研发、服务、促销、广告等方面的费用支出,以确保总成本低于竞争对手。“总成本低于竞争对手”意味着,当别的公司在竞争中失去利润时,本公司依然可以获利,因为它具备较高的相对市场份额。
差异化战略是将产品或服务实现差异化,建立起本企业在行业中独有的一些东西。实现差异化战略可以有多种方式,如设计名牌形象、拥有独特的技术、具有独特的性能、提供特别的顾客服务、拥有专门的业务网络等。最理想的情况是,公司在几个方面具有“差异化”的特征。
专一化战略要求企业主攻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某条产品线的一小段或某一区域性市场。“总成本领先战略”与“差异化战略”都是为了在全行业范围内实现企业的目标,而“专一化战略”却是围绕某个特定的顾客群,也就是细分市场来提供服务的。
三种战略的典型
每个企业,由于它诞生的时间、技术水平、资本实力、竞争环境,甚至是老板性格喜好的不同,导致企业的基因不同,最终所采用的竞争战略也不相同。
我曾经在广东的顺德生活过一段时间,也在家电企业工作过,对上个世纪末中国微波炉行业的竞争记忆犹新。公司总部位于顺德的格兰仕公司,发动了一系列的价格战,打败国内外的众多对手,高峰时占据市场份额80%以上,成为微波炉行业的绝对老大。格兰仕是采用总成本领先战略的典型企业之一。
世界工程机械巨头卡特彼勒(Caterpillar)不仅以其业务网络和优良的零配件供应服务著称于世,而且以优质耐用的产品质量享有盛誉。这就是差异化战略的一个典型。差异化战略在互联网时代被大大的强化了,同样的产品以不同的模式和服务进行销售,展现了完全不同的市场前景和竞争力。
劳斯莱斯是专门定位于“贵族”阶层的轿车品牌,该公司以超豪华的设计、精湛的工艺、独特的享受,面对一个极其狭窄的“缝隙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是采用专一化战略的一个典型。
最后,我想提醒各位的是,人生何尝不是一个不进则退的竞争致胜的过程。如果你个人劳动生产力很高,采取的就是总成本领先战略。即老板一个月给你发1万块钱工资,你能创造100万的价值。如果你的能力与价值在公司里具有不可替代性,你采取的就是差异化战略。如果你在某个领域的能力和专业水准达到了非常高的高度,并且在社会上具备一定的知名度,你就可以采取专一化战略。
失败的人生,就是没有正确的竞争战略的人生。成功的人生,则是有清晰和正确的竞争战略,从而让自己在关键时刻脱颖而出,快速发展,攀上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