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罪恶皆由贪嗔痴导致。贪、嗔、痴为三毒,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万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什么是贪嗔痴?
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
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
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
修掉贪嗔痴,勤修戒定慧。漫漫人生路,一路修心。
修戒,就是完善道德品行,戒除违犯性烦恼。
要持戒,遵守法律法规、政治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道德,尊重风俗习惯,慎独慎微,我心光明,正气浩然,没有违反性的苦恼。
修定,就是要致力于内心平静,达到安宁、专一的状态,戒除困扰性烦恼。
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老子《道德经》曰:“静为躁君,躁则失君。”内心浮躁的人是无法保持内心平静中和的。
躁,会让人失去谨慎,轻言率行,引发争端。看开一点,不要过于执着,不要为情所困,为物所累,人生一世,一切终将成空,无论功名利禄,最后只有一副白骨,一抔尘土。
培育定的方法叫做"止",即止息烦恼、致力于内心平静的意思。佛陀曾经教导过许多修定的方法,《清净道论》将之归纳为四十种业处,业处即心工作的地方。所有四十种业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通过心专注于单一的目标来达到内心的平静。
修慧,就是培育智慧,去除潜伏性烦恼。
根除内心的烦恼,就应该修慧、培育智慧。唯有通过智慧,才能把烦恼连根拔除。佛教所指的智慧,是能够彻知人生真相、洞察世间本质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