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观后感
我第一部认真看了的偏公路向的电影
用温暖的基调讲着温暖的故事
电影的色调温暖清新
黑人白人双男主
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为背景
距1863年发表《解放宣言》解放黑奴过百年
距南北战争1865结束也过百年
但黑人的地位并未改变
片中的黑人钢琴家雪利被社会边缘化
他不像别的黑人那样干着低微的工作
路过南方农场时正在劳动的黑人用怪异的目光注视着他,
因为他与他们不一样,他们在田间劳动,穿着破烂的衣服,日复一日的工作着,没有休息也无法掌控自己的时间
而他不同,他穿着昂贵的衣服,绅士而优雅,他有着卓越的音乐才华和衣食无忧的生活,他可以支配自己的时间
但他依旧很孤独
他是黑人,但他却不是普通的黑人
他在高雅的音乐厅中被白人的掌声簇拥
却在台下受尽白人侮辱,因为他与他们也不一样
即使他是他们花重金特邀的表演嘉宾,即使他是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即使这只是他巡回演出中的普通一场,但却不能够进餐厅吃饭,不能够住进旅店,不能在酒吧喝酒,甚至连厕所都和白人不一样
但这仅仅是因为他是黑种人,因为他是黑人,所以即使他足够优秀,他也比白人低一等,被白人看不起
他是黑人,永远不是白人的黑人
他被双方抛弃
怀着自己的尊严游走在社会的边缘
白天坐拥澎湃的掌声,享受他人的肯定,夜晚却回到空无一人的大房子里独自喝酒,忍受着来自内心深处的孤独
但他始终坚信保持自尊才能赢,自尊总会胜利
白人男主足够市井足够“屁民”
有着简单的思维、发达的肌肉、无所畏惧的洒脱、粗枝大叶的快乐、难掩于胸的正义,拥有着底层人民的市侩的生活智慧
但却也有着冲动带来的惩罚和生活的拮据
因为冲动和人打了一架丢了工作,回到家还是有妻子的温暖怀抱和孩子们的咿呀快乐
黑人男主与白人男主在旅途中互相改变
黑人男主从之前的默默忍受到最后的绝地反击
从之前想要上厕所被拒,并被告知需要去门外的木制厕所,但结束之后却仍礼貌握手,理貌待人
到最后因不让去餐厅吃饭而拒绝表演
他在成长
白人男主也在旅途中理解了自尊的可贵
他们在改变自己
也在试图改变世俗的观念
最后黑人男主到白人男主家作客并与白人男主妻子的拥抱并互相理解
结局足够圆满,故事也足够温情
电影的故事结束了,但现实的生活还在继续
黑人种族不平等也一直在存在,只是我们未曾了解,因为我们国家足够强大,我们生在太平盛世
但我希望现实中也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希望有朝一日,黑人能够平等想有权利
因为人生而平等,你也足够珍贵
我所认为的影片关键词
温暖、引导、希望、平等、主动、勇气
还有尊严
“保持尊严,才会取得真正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