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观程
明天又到一年高考季了,又有多少孩子要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重要抉择。回想我当年高考的场景,至今仍然犹在眼前……
参加高考按当时规定所有考生要到尤一中或尤七中考场考试。而在尤五中就读的我,就必须自行到城关参考。这样新的问题就来了,作为乡下学生的我多了一笔在当时来算挺大的费用---往返路费及考试期间住宿、伙食费。所以乡下的学校早早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学生。本没有这笔预算的开支,成了当时我要面临解决的第一重要的事情!
当时家里经济情况如果能仅仅用一个穷字来形容的话,那我绝对是“心满意足”。为了不能给家里徒增无尽烦恼,作为“恰同学少年”的我就“撸起袖子自已干”去城关卖菜,好抹平这次去高考费用上的亏空。
因为家在团结(当时可不叫西城)缘故,十有八九当地人都以种菜为生,我家自然也是菜农。那时不仅白天要到菜地去干活如翻土、育苗、上肥、扦插等等,到了莱可以上市的时候,各位亲人都是在凌晨三、四点提着“马灯”去菜地采菜、码好菜后用当时最好用的“卡拉掐”(有大后斗的二八大扛式自行车),以人脚为原动力一步步运往当时的水南市场销售。(如果当有摄影师拍摄的话,绝对出星轨大片,去投稿说不定还能捧个荷赛大奖回来。)
对于种菜来说我爸绝对是一个好把式,可算经济收入却是一脸委屈。因为当时蔬菜价格绝大多数是以“分”为单位计算的,一年累死累活也赚不了多少钱。可其他活又不会也没地方可干,那就只好在家种菜。到了周日(各位亲,那时周六还是要上课的。)我要早早骑着家里最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卡拉掐,载上满满一大箩筐的蔬菜,使尽洪荒之力向城关狂踩脚踏而去。
二十多年前的尤溪交通可真算的上是一条路走到底,虽然说是柏油路,却是千穿百孔。特别是第二实小那个坡相当有高度,现在回想仍心有余悸。每次当我菜运到此地时都很犯难,一个人推不上去(一箩筐蔬菜至少有八九十斤)。好在山不转水转,咱总是有办法处理。一是停下来,等后来的亲互相帮忙依次推上坡。二是把菜卸下一半推上坡,后把已推上坡的半箩筐菜卸在坡顶,最后返回坡下去推剩下的半箩筐菜……好不容易把蔬菜运到目的地---水南市场(以前的水南市场),有时却发现没有地方可以摆下个箩筐位置进行卖菜了。说起这事俺的内心到现在也是相当的气愤!
记的那是一个因我睡过头,而被运菜队伍远远落在后头的周日。等我到市场时,发现已无我菜容身之地,千辛万苦最后在市场中间楼梯也把箩筐放下。可还没过多久一个满脸横肉的大盖帽(非常像楼上工商所的工作人员),大声斥责赶我离开。可我还是一个高中生,有多大的力气去一下子搬动所有东西呢?于是我用请求的口气让大盖帽帮忙我,一起把东西搬到河边一层市场。可等回来的却是大盖帽的突然发飙,冲过来把我拉倒在角落里,接着把所有的东西作自由落体加速度及抛物线样式,通通由二层扔到了河边一层。所有东西都摔坏了,包括算的上我家巨款财产的杆称……
这件事发生后,我伤心了好些天,心中对大盖帽式的人阴影也无穷大了!也没有再去城关卖菜了,一是高考费用也凑齐,二是咱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好好读书。(如果有幸,此文能发表,且当时那个大盖帽能看到,希望他能给我一个道歉!)
……
作者寄语:
参加高考的同学们!
学习不易,且行且珍惜。当你为遇到一点困难而满世界去寻找理由的时候,请想想有的人还在为能不能有机会去学习而努力拼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