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学院(刘禹锡《陋室铭》)

        他一生被贬长达23年,身处逆境,却达人知命,笑看人生;他是朝廷流放的浪子,但又是时代高亢的歌者;他用自己傲视忧患的气概,抒发出一腔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他以豁达的心胸,不屈的意志,创作出一篇篇讥讽权贵的诗文,展示着自己的铮铮风骨。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刘禹锡。

        玄都桃花误半生

        大唐贞元二十一年八月,持续了半年多的“永贞革新”宣告失败。新继位的唐宪宗对参与革新的朝廷官员进行拉网式打击,就这样,厄运降临到了刘禹锡的头上。作为改革的核心人物之一,刘禹锡被贬到湖南常德,当上了朗州司马,时年34岁。直到十年后,他才得到了唐宪宗的原谅,被召回长安。

        按理说,一位贬谪官员经过十年的磨砺,定会变得谨小慎微,明白了随波逐流,知道了老成持重。但刚直不屈的刘禹锡却不是这样。他就是看不惯那些靠阿谀奉承后来居上的朝廷新贵。在长安玄都观看花之后,他提笔写下了《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诗曰:“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禹锡不喜欢桃花,觉得灼灼其华的它们像极了朝堂之上那些趋炎附势,不可一世之徒!在此诗写成后不久,朝中文人权贵便对刘禹锡的狂妄,心怀忌惮。就这样,刚刚从朗州回来的刘禹锡一下子又被踢到了岭南作刺史。这岭南,一去就是十四年。等到十四年过去,刘禹锡已是56岁。

        十四年之后,皇帝都换成唐文宗了,刘禹锡才再次回到长安。这一次,刘郎又去了玄都观,又写了一首诗,诗云:“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此诗一出,犹如平地一声惊雷,震惊了整个长安。刘禹锡也再一次付出了代价,第二首桃花诗令当政者深感其桀骜不驯,难以驾驭,本想委以要职的计划也转为其他无关痛痒的闲职。

        三年之后,已近60岁的刘禹锡被再度排挤出京,又历任苏州,汝州,同州刺史。三度遭贬,年近花甲的他早已看透世事,从容赴任。

        从此,他再未回到长安。

        诗豪三迁

        长庆四年,刘禹锡被贬为和州刺史。按当时的制度,和州知县应该在衙门为刘禹锡准备三间宽敞的屋子,可是这个人对被贬而来的刘禹锡十分轻蔑。他把刘禹锡安排到了一个远离城市中心的偏南之地。

        刘禹锡到了新居却大为惊喜,他发现周围一片荒芜,屋子前面还能望见大江,正合了他安静的性子。心里还嘀咕着那和州知县怎么会了解自己呢?想了想没有想到原因,刘禹锡也懒得去问,看着如此景色,他提笔写下对联一副: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大意是看点点白帆在广阔大江上航行,我的人生,也会如这白帆一样?得遇这样的地方,我想思考一下人生。

        和州知县知道了这件事非常生气,一气之下给刘禹锡换了住处,把刘禹锡的家从城南搬到了城北,安排在了一个山沟沟里。旁边倒有一条小河,只是细如羊肠。而且房屋的规格也从三间降为了一间半。刘禹锡这才知道和州知县是讨厌自己。但在经受了这样不公平的遭遇后,他依旧豁达,又提笔写下对联一副: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大意是:“到了春天,会有满天的柳絮飞扬。你知道我想起了什么?是长安,曾经熟悉的长安”。

        对联贴出来后,和州知县更加生气了,他把刘禹锡重新安排到了城中间,这一次仅仅给了刘禹锡提供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还叫人抬了块巨石放在刘禹锡家门口。刘禹锡见到那块石头,竟如获至宝,把它洗得干干净净,还特地买来好酒好菜,对着石头边饮酒边说:“好石,好石,我要写篇文章刻在上面”。

        刘禹锡还请来了唐朝大书法家柳公权,将这篇文章刻在了石碑之上,立在斗室门前,以示纪念。这与其说是纪念,不如说是刘禹锡的一次示威壮举,以展现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若谷虚怀。而这篇文章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的,在后世声鸣九天的《陋室铭》。

        今天欣赏唐代大诗人,人称诗豪的刘禹锡,他的千古名作《陋室铭》。刘禹锡,字梦得,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可是,在刘禹锡生活的时代,诗人大概分成两派,白居易为代表,力求语言平易通俗。另一派,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主张复古。刘禹锡跟这两派的关系都很好。他既曾跟白居易并称刘白,也曾跟柳宗元并称刘柳,今天我们读到的《陋室铭》,皆有古朴典雅和通俗易懂两方面的优点。安史之乱以后,藩政割据和宦官干政成为威胁李唐王朝生存的两大因素。为了打击藩镇和宦官的势力。当时,朝廷中读书人出身的正直官员进行了顽强的斗争。永贞元年也就是公元805,以王叔文柳宗元刘禹锡等人为代表的革新派在皇帝的支持下开展了著名的永贞革新,改革旧政,意在打击宦官惩治贪腐,这就触动了权贵们的既得利益。终于,在这些权贵阶层的反扑下,半年之后,永贞革新宣告失败。那么,永贞革新的倡导者,这些人就遭到了疯狂的报复。刘宗元和刘禹锡,都被贬到边远的地方去做司马。后来,刘禹锡辗转担任了好几任的地方官,作为一位曾经的朝廷要员,长期沉沦地方上,表明他在政治上是一直受到排挤。传说陋室铭就写于他在任和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和县这个地方官的期间创作。从文体学的角度看,铭这种文体,本来是颂伟旌德之文,你看却和陋室放在一起,相生相合,我个人觉得实在是妙不可言。史载刘禹锡因为永贞革新,被贬和州吧,就在和州辟有一间书房,也就是书斋,名曰陋室,自赋《陋室铭》。唐代的大书法家柳公权,为他勒铭成碑,后来历经千余年战火频仍,刘禹锡的陋室铭和柳公权的字碑,现在都已不复留存了。原文吟诵,我刚才说这个铭啊是一种古老的应用文体。铭就是刻在器物上的文字。内容主要是简短的颂扬或者勉励,有点儿类似现在文具上印着什么格言警句,又因为铭是刻在器物上,铭有时候也包括对器物本身的描述。刘禹锡的《陋室铭》,就借用了铭这种上古的文体,显得庄重典雅,这是它古朴的一面,同时又借鉴近体诗的格律,吸取了唐代诗文艺术的精华,而且写得明白易懂,没有艰深的字句,这又是今的一面。所以我们今天欣赏这个《陋室铭》,我觉得着眼点就应该放在他那种亦古亦今的艺术特点上。陋字的本意是狭小。所谓陋室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狭小的房子,而且陋的这个本意在狭小的基础上,引申处简陋粗陋粗俗的这些含义。因此,陋室又能代表简陋,粗陋。这种房子是否狭小,设施是否简陋,大体上有一个客观标准。但是否粗陋,粗俗,这个标准就见仁见智。从刘禹锡的描述来看,这所房子毫无疑问是空间狭小设施简陋,但这是否代表这种房子就是粗陋的呢,这就要看你看重的是物质的奢华还是精神的高贵。在刘禹锡看来,只要房子的主人拥有高贵的品格和精神,陋室就是不陋的。《陋室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自我勉励为主,从德的角度称颂陋室不陋。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对陋室的形象,没有具体的描写,只是将其比喻成有仙的山有龙的水,山不在于高,总以住着仙人是为贵的,水不在于深,总以住着龙为贵的。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尔,这是《尚书·君陈》里说的,粮食不算是香的,美好的品格才是香的。中国上古的先民认为品德高尚,比物质的富足重要的多。刘禹锡这里借用这个典故,也是在暗暗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品德高尚比家财万贯更重要,更能使狭小的陋室变得高雅。这一段重在说理,力图就写成格言警句,可以供人记诵,可以供人引用,给人很大的勉励。在形式上呢,它倒不讲声律,对仗,全用四字句,显得很凝练,古意盎然,几乎就是一段上古的铭文。第二部分,刘禹锡开始展开对陋室描述,从各个角度来写陋室的这个外形,在物质上的陋与精神上的不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一段全用对仗句,讲究声律,做了丰富的形象描述,是一段非常漂亮得文字。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这个陋室的自然环境,苔草,本来都不是什么华贵的景色吧,因为房屋潮湿,来的人又少,苔才会一直绿到台阶上,因为房屋破败,又没有人来清除杂草,所以草色之青才会怎么样,一直透到屋里。细究起来,这样的景象背后,总是有点儿凄凉的境况,但刘禹锡好像浑然不觉,显得怡然自得。把苔痕和草色当成美好的风景,来欣赏。对唐代的一些诗人来说,像苔痕和草色这样平凡暗示着贫穷的景物,一般来说是不好意思写进诗文里头的,刘禹锡怎么样?却懂得欣赏清贫之美。那就说明刘禹锡有良好的文化素养,这就是他德馨的一个表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到了这个陋室的人文环境,你看,我对物质条件没有要求,那你就以为我这个人没有其他追求了吗?你就可以随便对待我了吗?虽然对房子的修缮我可以马马虎虎的,但是对访客的挑选我可是一点儿都不将就,如果没有大学问的人,那是不配和我来往的,别看我房子破,可是没有文化教养的人,还没资格登门儿呢!那些不学无术,只是见风使舵的地方官员,他们连和刘禹锡交往的资格都没有。读书人在精神上的高贵,不是世俗的权势可以改变的,这是刘禹锡德馨的第二个表现。接下来,刘禹锡写自己在陋室里做的事儿。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琴啊,是古老的乐器,孔子在教授弟子诗歌和音乐的时候,那就是用琴来伴奏的,弹琴也成为读书人的标志之一。金经就是佛经,在刘禹锡的时代,佛经在读书人中间颇为流行的,士大夫学有余力的时候,就到佛经里头去寻找人生的哲理,感悟佛教那种通脱的智慧,这在当时是一种很风雅的事。素琴象征着高雅,金经则代表着通达。调素琴和阅金经是相对另外两件事儿而言,哪两件?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素琴和丝竹相对,金经和案牍相对,因为没有丝竹的干扰,所以才有心情来弹琴。所谓丝竹,这个地方指的是世俗的时髦的时兴的乐曲,是很多人追逐的那种时髦和享乐,可刘禹锡却嫌丝竹乱耳,就是扰乱自己清静的心境。所谓案牍就是公文了,能处理公文代表着掌握实权,这是令很多人羡慕的,但刘禹锡怎么样,嫌弃案牍劳形,也就是说无异于劳损身体的贱役。对于拥有精神自由的人来说,世俗的喜好反而是一种累赘,这种精神境界是那种没有修养的人所不能理解的,这就是刘禹锡德馨的第三个表现。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个和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是扣住陋室之陋来说的,写陋室的设施的简陋。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是扣住陋室的不陋来说的,着陋室在精神层面的不陋,章法谨言,陋室之陋是物质上的窘迫。陋室之所以不陋,这是因为室主人精神的自由,在精神的不陋面前物质上的陋显得不值一提。两相对照之下,陋室仍然最后是不陋。第三段又回到概括性的自我勉励,仍然称颂陋室的德,回到陋室的不陋。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将陋室比作了诸葛庐和子云亭,这都是历史上著名的陋室,它们的主人诸葛亮和杨雄却因为自己的才华名垂千古,刘禹锡自然也是把自己比作了诸葛亮和杨雄。引用孔子的原话,为陋室下一个结论说,何陋之有?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篇,“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是说孔子要住到蛮夷之邦去了,有人就劝阻,那里很简陋啊,怎么能住啊?怎么办呢,孔子怎么回答?君子住的地方怎么会简陋?在孔子的时代,这个少数民族地区啊,被视为蛮荒之地,这条件简陋,可想而知。劝阻孔子的人,所说的这个陋就是指的物质条件而已。但孔子认为说,有君子居住的地方怎么会陋呢?这个不陋,是就精神而言。君子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是有高贵的精神,所以有君子居住的地方在精神上是不会粗陋的。孔子是儒家精神的象征,是君子的典范,如果以孔子的德行,我想无论他住在哪儿,那都不会显得粗陋。孔子认为,精神的高贵可以战胜物质的简陋。刘禹锡在这里引述了孔子的观点。在引用孔子这句话的时候,去掉了前半句,君子居之,因为这里公然学孔子的口气,自称君子,未免显得不够谦虚了,但《论语》啊,在当时已经是读书人知识分子都很熟悉的启蒙读物,人们读到何陋之有,自然就会联想起君子居之。将这个熟悉的典故省略掉一半,引人联想,这是一种用典的技巧。刘禹锡的意思是我的陋室,也是因为君子居之所以何陋之有。与孔子一样,刘禹锡认为自己有高贵的精神足以战胜物质的简陋了。这一段又回到了说理,前面的一段描写,列出了现实羁绊与精神自由的对比,而既然孔子早就说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就说明精神的自由足以战胜现实的羁绊。刘禹锡通过自己的经历给传统经典加上了新的注解,在困窘的物质条件下,刘禹锡以一篇陋室铭,彰显了读书人的精神自由,表现了对逆境安之若素的乐观精神,这种乐观精神也为其后千百代的文人所继承,成为他们在遭受贬谪时奉行的传统,《陋室铭》所表现的轻视物质享受,重视精神追求的价值观也就成为中国读书人的共识。与刘禹锡一样,柳宗元对这次政治打击,也是淡然处之。在贬谪地艰苦的物质条件下,也不放弃精神自由,同样过着调素琴,阅金经的怡然生活。柳宗元在担任永州司马的时候啊,也借阅佛经来思考人生哲理啊,与刘禹锡一样,柳宗元从小就受到儒家教育,在政治生涯中奉行这个儒家的理想。,但是在政治上受到排挤的时候,同样选择到佛经中去寻找人生的智慧。在儒释两家思想精华的滋润下。他们在贬谪中写下的文字,都是高贵而不失通脱。在立于庙堂有能力为民造福的时候,刘禹锡,柳宗元选择了勇于担当,坚决斗争,在被贬谪江湖受到排挤的时候,他们在选择了以轻蔑姿态,无视小人的迫害。他们通脱根源于儒家的坚韧,他们的执着体现为对精神自由的坚守,而非对物质利益的斤斤计较。这种通脱与执着的并存,全面地代表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特质,我们今天就欣赏到这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6,540评论 5 4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2,640评论 2 37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3,643评论 0 32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672评论 1 26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525评论 5 35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387评论 1 27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809评论 3 38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450评论 0 25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743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787评论 2 31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560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406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824评论 3 30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04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335评论 1 253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784评论 2 34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997评论 2 337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