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忙,叫做“看上去很忙”。
工作日在公司呆了十个小时的你,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累得什么都不想做,躺在沙发上回想一下今天的工作,觉得好像做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做。
在一天即将结束的时刻,在被自己“辛勤劳动”一天之后的充实感满足之后,总有一种迷惘感随之而来:每天都是这么劳碌,一天比一天累,但是累不出什么成果。
时间都去哪儿了?
承认吧,你只是看上去很忙。你一天工作八个小时,可真正的高效工作时间,从来都是寥寥无几。
你在工作上的很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打开电脑看看新闻,和同事扯一会儿天,不如去倒杯水,得回复下朋友的微信,没事去抢个红包吧,看着窗外发会儿呆”这类事情上了。这些琐碎的小事又把你大块的工作时间分成了无数个碎片化的片段,让你无法安心高效地工作。
然而这些琐碎的小事对你来说也丝毫没有让你轻松起来。这些看起来与工作无关的娱乐,其实也在消耗着你有限的精力。因为你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并没有真正地放松,而是“即使在玩微信,心里还是被手头的活牵绊着”的不上不下的状态。
结果显而易见:你在公司熬完八个小时的班,累且低效。
看到这里,许多管理者可能会说:“如果是这样,那么规定上班的时间,员工不能做任何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准玩手机刷微博,不准跑进跑出,坐在位子上老老实讲干活,这样是不是就能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了呢?”
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反对上述管理者的做法——这有违常识,有悖人性。
上班“聊天,刷微博,玩微信,离开办公室溜达一会儿...”这些都是一个普通人的正常反应,你不能要求一个普通人能七八个小时地集中在工作上。
在美国有一家职场杂志,调查了大概一千多人,并且结合生物学家的研究后发现:普通人在一天的工作中,能达到专心工作的“高效工作时间”大概为120分钟~160分钟。也就是说,不超过三个小时。
这也是正是现代企业有别于工业时代企业的最大特点。在以体力劳动和生产线形式为主的旧工业时代,工作时间和工作成果呈正相关。而在如今以创造性劳动,知识型劳动为主的现代企业中,管理者再以单纯的工作时间来判断员工的工作状态,早已经是不合时宜了。
对职场人来说,首要之务并不是抑制自己做工作以外的事情,而是考虑如何更好地利用“高效三小时”。
在这里我介绍一种工作上的“三分法”。也就是把工作时间分成三大块,在不同的时间板块中做不同的事情。
板块1.为进入状态做准备,以及后期整理(准备期和扫尾期)
这个时间段,可以做一些准备,可以是工作上的准备,也可以是解决个人问题。作为一种缓冲,它对员工进入工作状态是很有必要的。而抽出一点时间做下班前的整理工作,会让你更有条理。
板块2. 开始深入地工作(高效期)
这是员工开始真正工作,解决工作问题的黄金时段。有了前期的准备和放松,就可以更好地把精力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这个时间,可以用来处理一天主要的工作事务,解决最重要和最难处理的工作问题。
不过要注意的是,在这个时间段,虽然可以很专心,但是有些不可预料的信息干扰还是会不请自来。所以如果没有紧急的电话,可以暂时把手机静音。
板块3. 让休息真正归于休息(放松期)
这个时间里,我的建议就是忘记工作。虽然现在我们很多企业都没法做到完成工作之后就可以下班回家,但是该休息的时候,还是要“认真地”休息!所谓休息,就是得到切切实实的放松。比如靠在椅子上歇会儿,出去散散步,吃吃点心,刷微博,朋友圈…而不是一边做这些事,一边还想着工作,提心吊胆着。
别忘了,有效的休息正是高效工作的保障。
把工作时间分成三块,这样既不会被每天大量的繁杂信息干扰,也不会因为工作时间被分得太碎片化而无法投入。
我对管理者的建议是,不要再以“工作时间越多就越敬业”的旧思维来衡量和要求员工了。
而员工们请不要让自己“看上去很忙”,要忙到实处。而放松的时候,就忘掉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