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带孩子去参加了社区的亲子绘本,主题是你很特别。
原以为的自信课堂变成了鸡汤课堂。有收获但不想评论好坏。但是我真心后悔带孩子去上这个课程。把尼克(出生后就没手没腿的孩子,最终活出了成功的一生)的生世拿来作为案例给3~4岁的孩子上课真的好吗?
每一个孩子的脑洞都是大开的,也是不懂言语的力量的。好丑,好害怕,好可怜,为什么会没有手啊?为什么要这样走路啊?他怎么穿衣?怎么跳舞啊?。。。。。现场充斥了太多的问题,但无疑都伴随着害怕。
(当时我就想带孩子立马离开,但是我怕这样离开真的会让恐惧生根。)
一开始,我的孩子的是嬉笑着说好丑啊,丑八怪。听到这个话的那一刻老母亲内心是奔溃的,平时明明很善良的孩子怎么会说出这个话。但是好在我强忍住了冲动也没有在乎那个所谓的老师的眼神,强制把自己变成了课堂上孩子的旁观者。
接着我注意到孩子脸上表情有点痛苦同时问到为什么会没手没腿啊,为什么啊,为什么会没手没腿啊,连续问了4次,老师不耐烦的给了个答案,天生就没有啊。然后又有另外一个小孩(看样子3岁多)也在反复问为什么会没手没脚啊。问题出来,无声回馈。
老师继续讲着尼克的事迹(但是在我听来,这是一种灌鸡汤的讲解。)。
(虽然他~~但是~~。如果老师说完这句话,孩子对于坚强或者对于生命的认识也到位了。那么我是1万个赞成。可是事实并非如此。虽然最后的成效就是这个,但是真正有成效的应该是正确的引导后,孩子自己说出:虽然。。但是~~。这才是真正的引导吧)
接下来,孩子表情突然很痛苦,问老师,他为什么要出生啊。这时候老师反问了一句你为什要出生啊?我内心是愤怒的。我理解老师理解的每一个生命都有出生的权利。理解并万分支持。可是,既然自称为老师就不应该这样引导孩子。在没有懂孩子的话语之前就带入情绪不应该是老师应该做的,况且更不应该是自称为育儿老师应该做的。
我挤进前去把自己的孩子牵着出来,开始引导她把恐惧讲出来。然后确认她确实害怕的时候引导她分散注意力了。让她去找旁边没有听课的小朋友玩儿。玩了一会儿,她返回了。
老师还在继续讲。
我带她去一边,开始引导并告知她。丑,不是好玩儿的字,尤其对于身患残疾的人来说。这个字会让他们很难受,内心会受伤。
尝试着给她解释每一个生命都有出生的权利。
她开始去提其他话题,我亦适时闭嘴🤐。
今天。也就是活动结束后第二天。活动结束将近30多个后,小朋友突然再次提起昨天的事儿。并问到,为什么他还要出生。我会不会也没有手啊?我不想出生。我害怕自己出生后没手。。。。这一刻我内心更加奔溃,外加害怕。这一刻,我为自己带她去上这个课程异常恼自己,也异常恼这趟鸡汤课,恼这个所谓的老师。
我尝试着安抚,并告诉她尼克后来过的很好,他能自己想办法吃饭,洗脸,写字,会用身体跳舞,跌倒了也会自己爬起来,告诉她尼克会弹奏美妙的音乐。。。。。她的情绪才算稳定。后来她说尼克好可怜,并强行终止了这个话题。我期望着,能够通过下一次的引导,她能说出尼克好可怜,可是尼克好棒。让她能够初步懂得何为坚强,也许到这一步她内心的安全感才算回来了吧。
愿其他有此困扰的孩子早点走出困扰。也愿以后站出来主动讲课的为人师者能够学会更好的引导千千万万的孩子。
这一刻,我想到了一个词:专业!育儿路上,非专业的育儿师请先让自己在引导向善、引导向美等的正确引导之路上专业以后再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