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读这本俄罗斯文化史,以致敬这个文化巨匠灿若繁星、艺术作品壮丽璀璨的民族。
人在旅途,很容易忘记自己是谁,还以为自己就是那个赶路的人、那双看风景的眼。如果日程松散,就可以在抬头看流云、低头看青砖的空隙,也看见自己混迹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一忽儿带上太阳镜,一忽儿拉紧围巾挡挡风,一忽儿趴在窗口看看雨后街道和来往的人,一忽儿把照片随手塞进简书以绝后懒。
没有想到在莫斯科的这几天天气这么好。
马涅什广场。
红场边。
位于Bolshaya Nikitskaya Street, Presnensky的酒店实在是太方便了,去红场步行就可以。
“大”堂,同时也是早餐厅。
楼下临街的酒吧,天色渐暮时就开始有各路时尚男女落座,夜深时各路豪车和司机候侍路边。街对面最近的一家咖啡店,早餐时,刚好是快到上班时间,一派正装男女纷至沓来,尤其是那些有了些年纪的女性,从体态到仪态到衣饰到妆容,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优雅二字。我们猜这附近一定是有什么政府机构,他们是在这里吃了早餐去上班。
早上八点多,街道还没有醒来,车和人都很少。
红场必然是第一站。比以为的要小很多,不过历史感胜过了一切。
朱可夫在马上傲然昂首。
我在国立博物馆前抬眼看云。
圣瓦西里升天教堂四周也许是有什么小的工程所以围了起来,好容易才找到角度拍得完美一些。
这是周围如火如荼的吊车。
列宁墓外墙内的塑像,和外墙外拍照的模特。至于内墙内,幽暗肃穆,一代伟人长眠,全世界都知道不能拍照。
红场上的小朋友和鸽子。
红场外练习冲浪的年轻人。
克里姆林宫內。
遥望一下普京的办公楼。
著名的神炮,从未点过,射程据说八米。
军人,与墙上的旧军人像。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拍这么张傻乎乎的照片。
莫斯科国立大学。
路边的树下落了很多苹果,有的已经烂了,它们或将化入泥土滋养生长它的这棵树。
至于麻雀山观景台,个人觉得完全没必要去。虽然那里停了很多中国旅行团的大巴。
国立古姆百货。
可爱的座椅。
阿尔巴特大街老街。
街头艺人。
莫斯科的街头艺人和地铁艺人水准很高,可惜简书里不能放视频。观众热情和配合度也很高,这让我觉得,这不是一个麻木冷漠单一标准的城市,而确实包容并饱含热情。
幼儿版大帝,一路挥舞双臂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神似极了,我笑了一路。
夜景。
街景。
普希金咖啡馆。据说是欧洲最好的25间咖啡馆之一。
据说诗人在此喝了决斗前的最后一杯咖啡。最有历史印记的是地下室,那里有存衣间,和洗手间。二楼有更多年代感和优雅的物件陈设,但必须预订且只能晚餐。所以没有照片。
原谅我连这个也拍,我只是觉得它很貌美。
昏黄总是容易滋生想象力。跨地域地联想到了张爱玲的小说,灯光与阁楼。
下楼的女士,穿着高跟鞋的话,侍者会伸手扶住。
莫斯科的地铁很有名,够深、够陡、够美、够搞不清楚。其实里面的工作人员已经挺努力了,制作了各种语言的专为指路的图标,你一问他,他就打开文件夹,翻出来给你看,不过然而没有中文。因为坐地铁闹了好多笑话,比如买票说不清楚、强扒车门、坐错方向、找不到出口、跟丢领路人、反复走同一条路……不过这些笑话在记忆力减弱的年纪估计也会记得很久。
去谢尔盖耶夫。
莫斯科好像到处是鸽子。
很多人带着花。
很多人推销。
圣三一修道院教堂之于东正教,相当于梵蒂冈之于天主教,这是听说的,如果有误,并无不敬。
谢尔盖耶夫的菜场。
镇上风光
今天去弗拉基米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