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患者因为离婚连续几个星期失眠,并伴随情绪低落,她一直担心这个问题,怕自己会抑郁,于是迫切想要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开始跑步,听歌,吃褪黑素,找朋友聊天,但她越着急,失眠就越严重。
还有一个女主患者“饮食障碍”的问题,被困扰了好几年,从小她就不是苗条的女孩,一直被嘲笑,一直对自己不满意。
她越是想减肥,可每一次尝试都失败,然后又回到了暴饮暴食的的状态,直至有一天,她的表姐和她说:这个事情太正常了,她以前也是这样,只要不要太频繁就可以了。
于是她开始不逼自己一下子消灭这个坏习惯,只是降低频率就好,后来每一次“饮食障碍”出现的时候,她先放下责备厌恶自己的想法,然后告诉自己“只要降低频率就可以,不要太苛刻自己。”
就这样,从一周一次到一周两次,再到半个月一次,她一点点对“问题”的恐惧减少了,也一点点和“问题”学会了相处,直至现在,“饮食障碍”已经不影响她的生活了。
曾经我也像这个患者一样遇到麻烦的事情,就想着立马解决一个个,解决不了的时候,这些着急,焦虑的情绪就影响着我的生活和工作,搞得自己郁郁寡欢,甚至还影响了周围的亲人朋友。
如果我们一直坚持着“一定要把这个问题解决好“的时候,我们很容易钻牛角尖,以及带来消极情绪。
如果学会放下“必须解决问题”的念头,尝试和“问题”相处,这个时候心态会比较平和,也会比较坦然面对问题。
变化随时在发生,也许“问题”有时也那么需要被解决了,比起立马解决问题,带着“问题”生活的能力更是我们需要的。
斯科特·派克说道:“所谓人生,就是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在人生的每一个不同的阶段,我们接题,解题,有时候能解决一些问题,但偶尔也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这样的时候,就把难题交给时间,和问题相处,或许还有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