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阳
黄宾虹在浙江美术学院任教时,教授们为毕业生当场作画作为纪念,黄宾虹的桌前很少有人问津,他们都觉得黄宾虹的画太难看了,没人愿意求画。诚如木心所言,这些美院学生已经毕业了,然而他们的审美却还在路上。
对已载入艺术史册的大师黄宾虹作品,至今还有许多人看不懂,也产生不了审美的情趣。所以说,不懂审美,世界与你无关。
吴冠中说:“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现在很多人“穷”,穷的不是物质,也不是文化,而是审美。不懂审美,生活剥露出最务实最粗俗的一面,越来越追求实用化的背后,生活越来越无趣、越来越枯萎。所以有人说,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
且不说在在文人画徒有其名的今天,黄宾虹会因为大众庸常的审美而遭到冷落,即使在文风盛行的晋代,也同样如此。
《王羲之题扇》的故事大家应该了解吧!同样的故事还有另一个版本:王羲之在绍兴的任上,有一书生获得王羲之的“床几”题字,书圣题字可谓是荣耀之极,但被粗俗的父亲看到,觉得王羲之毁坏了床第,竟生生被刮掉,儿子为此懊恼不已。
有艺术评论家极言当下审美缺失,慨叹道:就书法审美而言,大多数国人都已病入膏肓!
书法的审美,简单的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用和古代作品的相似度衡量作品,这是最低层次的,是表面的,也是最容易欣赏的。比如一看就是临的谁的什么帖,甚至形似也神似。第二个层次,更进了一步,是点画都来自于古代碑帖的元素,但把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之后,很和谐,而且扑面而来的有了个人气息,这就有了个人风格和性情。第三个层次,也是更高的层次,就是按照书法经典的审美取向来行笔书写,写出的作品既符合古典书法的审美标准,又有耳目一新感觉的书法作品。这些作品,融合众家,在线质、墨法、章法上虽然都根植传统,但又有了新的突破。金伯兴等先生的书法属于第三个层次。他有深厚的古典功底,就象武术家练功一样,“踢过腿,站过桩”。
金伯兴先生是在明确的美学观和艺术追求下进行创作探索 的,他的艺术追求和品格可以概括为“十有”:有思想,有新意,有气势,有内涵,有情趣,有品位,有难度,有高度,有魅力,有担当。
他早年在颜体楷书上下过大功夫,能写很好的楷书。他在湖北省美术馆的个展上,我们见过他气势宏大、厚重灵动的楷书巨幅作品。有评论家认为,金先生书法根植传统,取法颜真卿、于右任的厚重大度,徐生翁、陶博吾的宽博古拙,王羲之、米芾的灵动快捷,将魏碑、汉隶的险绝雄强等融入其中,并注意从民间书法中吸取营养,最终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济成厥美”。他一直在探索创作,不断超越自己。他是真正的艺术家,正如刘洪彪先生所断言:在历史上留得下来!
今天,我们许多人研习书画,其初心并非个个想成为艺术家,绝大多数是为了提高自身艺术修养,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目的。那么,学会审美,你就真正会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否则,你若不懂审美,这个世界无论多么美好,却与你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