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一种罗森塔尔效应,是指人(通常是指孩童或学生)在被赋予更高期望以后,他们会表现的更好的一种现象。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命名取自希腊神话故事里面的一位名为皮格马利翁的雕刻家,他爱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出来的女神雕像,由于他每天对着雕像说话,最后那座女神雕像变成一位真正的女神。
这个效应用在教育方面应该有效。受教育者如果得到有意识的赞美或受到美好的心理暗示,就可能会朝着教育者预期的愿望发展。
记得以前看过一则材料:一班小学生入班半期后,个个如顽皮的猴子,课堂秩序差,下课打骂现象颇多,考试成绩很差,让课任老师焦头烂额,换了一个新班主任后,不到一个月,班上面貌焕然一新。
原来班主任想了一个办法,仔细观察每个同学的学习优势,他数学好,给他取名“陈景润”;他字写得好,叫他“王羲之”;他诗歌背得多,叫他“李白”;她舞跳得好,叫“杨丽萍”;他乐于帮助,叫他“文明之星”;他劳动迈力,叫他“劳动之星”,采取措施让大家优者更优,以优带差,并相互取长补短,最后班风学风大为改观。
这类效应对小孩子最有效,可我却施不好!这孩子软硬不吃,我不自觉地又大吼大叫,想要动手,过后又后悔得要命。
他梗脖子硬犟,我又想控制他,让他按我的路来,不自觉得俩人又相互为敌了,又闹得不欢而散。
那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和美好的形象预期还没对他说出来呢,看来还是我的错了。我错在没耐心没爱心,没控制住自己的坏情绪,又特别想控制他,当然是竹篮子打水了!
对学生对孩子,要么对他们全盘接受放任自流,要么与他们对峙为敌,都是不可取的,是我自己懦弱无能懒惰自私的表现啊。
先顺着他们,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想点子去付出,施以最大的耐心和爱心效正自己,才会有效果的吧。
我干嘛不控制控制自己呢?当时觉得天好像要塌了,如果不改的话,“天”当真要塌了,做一个“愤怒的小鸟”有什么用!
再不能这样了!
切记:改变别人是神经病,改变自己才是神。
那就先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