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0 华杉
王阳明捉到一个贼,他跟贼讲良知的道理,那贼大笑说:“你说说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热天,王阳明说:“天太热,你把衣服脱了吧。”那贼脱了上衣。王阳明接着说:“还是热,把裤子也脱了吧。”贼说:“这,不太好吧?”王阳明说:“这就是你的良知。”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被皆非与?”】
公都子问老师:“告子说:‘人的本性,没有什么善与不善。’又有人说:‘人性本无定体,可以为善,也可以为不善。比如文王武王兴起,则人民好善。幽王厉王在位,则人民变得暴虐。’又有人说:‘有的人天性善良,有的人天性不善良。所以有尧这样的圣君,还是有象这样的刁民。有瞽瞍那样的父亲,还是有舜那样的儿子。有纣王这样的侄子,并且以他为君,还是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样的贤者。’如今老师您说性善,那他们都错了吗?”
公都子说的后两种说法,后来的《三字经》都回答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性善是天生的,后天有人学坏了。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才,是材质,本性。情,是情况,朱熹注解说是性之动也。才情,就相当于性情。
孟子回答说:“至于说到人之常情,感物而动,动皆天理之公,触事而发,发皆人心之正,有和平而非乖戾,有顺利而非勉强,那都是可以为善的,这就是我说的人性本善。至于说他不善,昏愚暴戾,那是物欲所蔽,陷溺了他的良心。这不能说他天生就是坏人,不能说他的材质就不能做好人,是他自己的私欲,让他干坏事。”
人要怎样才能干坏事呢?要自欺欺人才能干坏事。要干坏事,必先自欺,给自己找理由,标榜自己的正义。这世界上最邪恶的暴君,也没有上台骄傲地宣告我是大坏蛋,我要干坏事的,他都是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欺骗人民,要欺骗人民,就要先欺骗自己,骗得自己都信了,相信自己是为国为民。他要骗自己什么呢,就要骗自己的本性,骗自己本性的善。这就叫为利欲所蔽,把自己的良心遮蔽了,才干得出坏事来。希特勒不也自命是“为国为民”吗?
王阳明说,一个贼,你骂他是贼,他也不高兴,不会认为你在夸奖他而很自豪得意,这就是良知未泯,他的性,也本是善。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xi)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这里很重要,孟子又说到著名的“四端论”了。前面在《公孙丑章句上》说过一次:“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这里又说一次,我们就再学一遍。
恻隐之心,是遇到可伤可痛的事,有此情,则同此情,就是同情心,这就是仁。比如希特勒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他也揪心,脱口而出喊一声,冲上去拉一把。如果能把这仁心扩充,看见犹太人的小孩,也拉一把,一点点扩充,他就不会做坏事了。他为什么要做坏事呢?因为和他的利欲冲突了,这就是为利欲所蔽,蒙蔽了自己,最后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羞恶之心,就是羞耻心,耻感,也是人皆有之。王阳明有个故事,捉了一个贼,他跟贼讲良知的道理,劝他从良。那贼大笑说:“你说说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热天,王阳明说:“天太热,你把衣服脱了吧。”那贼脱了上衣。王阳明接着说:“还是热,把裤子也脱了吧。”贼说:“这,不太好吧?”王阳明说:“这就是你的良知。”
这贼不脱裤子,这就是他的羞耻心,羞恶之心是义,是义之端,如果把这羞耻心抓住、放大、扩充,他就不会做贼了。
恭敬之心,是与人交际往来,对人的恭敬,这是礼,也是人性本有的,没有人见谁就侮辱谁,并以此为乐的。
是非之心呢,能辨别是非,人就能有智慧。
这仁义礼智,都是自己身上有的,不是外来的,“非由外铄我也”,铄,众口铄金的烁,是炼金。仁义礼智是你本来就有的,不是练出来的。不用到外面找,在自己身上找就行。所以王阳明说:“我等用功,不求日增,但求日减,何等洒脱!”不是要去学什么新的大道理,就是找到自己本性良知里的仁义礼智的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抓住,扩充放大,就能成就仁义礼智。如果人没有仁义礼智,那是“弗思耳矣”,自己没在自己身上探求,没在自己身上找罢了。
所以说:“只要在自己身上找,就会得到。自己放弃,当然也就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的,就是不能充分发挥他的人性本质的缘故。
蓰,是五倍。
【“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蒸,是众。彝,是常理。懿,是美。
《诗经》上说:“上天生养人民,每一样事物,都有它的规律法则。百姓把握那些不变的规律,于是乎喜爱优良的品德。”孔子说:“写下这诗句的人,真是懂得了道啊!有一事物,便有一事物的规律,百姓把握了这些不变的规律,所以喜爱优良的品德。”
这不变的规律,就是最后四书的最高巅峰——《中庸》——中庸之道,不偏之谓中,不变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