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
『哪怕是为了吃都值得特地跑一趟』?
在知乎上看见这个提问,我凭着吃货本能非条件性反射的脑海中就蹦出了这两个城市:深圳,台北。
我们讲吃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同样,吃食文化,也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性格。忙碌的深圳,悠闲的台北,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城市性格却有着共通性,就是好吃。
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坏的时代。”大意就是有人吃鸡腿,就有人捡鸡骨头啃。当然小编不和你们聊这么沉重的话题,毕竟不想被你们发现我天天吃鸡腿。
绿膳谷一直在讲吃的文化,却很少说到我们生活的城市-深圳。我们这次以最好吃的诚意,来致敬《双城记》,来致意深圳。这座城市什么味道都有,不妨再重一点。
前段时间翻微博,看到了《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来到深圳,在水围村吃了深圳原住民菜后,发了条这样的微博。
说实话,对于一个即使在深圳生活了很久的人来说,都不一定知道深圳还有原住民菜。除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第五集,提到了下沙的盆菜。所以看来,深圳的原住民菜依然有,但只是一小部分的存在,对现代深圳人的日常饮食的影响并不是很强。
在这座城市,其实什么风味的美食都能品尝到。正如陈导在舌尖第五集中所说的,深圳是中国最年轻的城市,年轻人移民带来了食物的变迁。方言口音逐渐在深圳消失,地方饮食风味之间的边界也逐渐模糊起来。所以,有人说:深圳是个没有乡愁的地方。因为你想吃什么地方的食物,这里都有。
“来深圳有四五年了,每次和朋友吃饭,他们总觉得我变成了一个广东人。因为再也吃不了辣了。”一个来自湖北的小伙子曾这么感慨过。
回到街头巷尾,广式口味表现得更加明显。由于深圳年轻人早上要早起上班,挤公交挤地铁,为了上班别迟到,很多人会打包一份肠粉或者炒粉,豆沙包、流沙包之类。肠粉是广州特色,流沙包这类又属于广式早茶的延伸。到了中午休息时间,潮汕风味的三及第、牛肉丸粉等成了许多上班族的选择。晚上加班完到家,疲倦的困意只能支撑自己去点一份外卖,什么猪脚饭、叉烧饭在此刻最能为劳累一天的加班狗带来点幸福的感觉。
当然,也有一些外地人来到深圳后,依旧坚持喜爱吃自己家乡的特色。曾有个四川的朋友,在深圳呆了很久,每次吃饭依然最爱火锅。没有辣味的食物,只好自己再添一勺辣酱。还有湘菜、京菜、杭帮菜、沪菜、东北菜、贵菜、西北菜等系列。这些菜系在这里满足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家乡人的口味。
年轻人带来了食物的变迁,同样也注定了这座城市的忙碌。对于上班族来说,快餐更像是个形影不离的“好伙伴”陪伴在身边,这种吃饭形式似乎更能满足节奏越来越快的深圳。
一日三餐,多半在忙碌的工作中“随便”解决,深夜大排档的喧嚣热闹只是表象,数以千万的加班狗在此时对着电脑的微光,无外乎又是泡面配榨菜来对付饥肠辘辘的胃。正经吃顿好的,对身处工作和生存高压下的他们简直是个奢侈。
一到周末,朋友们说局约起来啊,无一例外又是逛街、K歌、看电影之类,懒宅们往往摆手说,算了吧,没意思,我还是宅在家比较舒服。(恩,就是我)
在深圳这个以光速发展的城市,我们似乎能注意到一点,人们的精神需求好像渐渐被遗落,至少是被物质需求远远的抛在身后。我们追求健康绿色、新奇创意,在被物欲填满的间隙寻找自己的精神角落,却发现在这片钢筋水泥混杂的城市里,无所适从。
不可否认,深圳是个国际化城市,充满现代感,但却不是座创意城市。如北杜伊斯堡之于德国;SOHO区之于纽约;诚品文化、观光工厂之于台北。旧识与新知的交陈冲击,才是一座创意城市留给我们的精神角落。
如此忙碌的深圳人,在吃这个问题上能否有所改变呢?下期《双城记--台北篇》,将带大家走近台北,穿过大街小巷,工厂店铺,探寻台北美食新风向,看看对快节奏的深圳能产生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