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的元月第一次参加线下的拆书活动,到昨天我第一次自己站在前面,和一群人分享我的便签,并且顺利地过了TF1-1,已经10个月过去了。我懊恼之前的拖延,也感叹现在的毅力。
之前的我住在西丽,地铁去宝安练武场约30min,现在住平湖,每次去市区,都要先掐点买好城际列车票先到罗湖,再从罗湖坐地铁去南山练武场,保守估计2小时起,活动回到家一般都要午夜12点左右。不得不说,人真是很奇怪的生物,也许只是想验证那句话“只有自己克服层层阻碍也想要达成的事情,这样的经历才会更加的刻骨铭心”。
昨天和大家分享的例子是自己今年年初准备换工作,纠结转不转岗的事。因为不想安于原有工作的安逸,又不想接受转岗带来的风险。于是准备简历这件事我都拖了4个月,除了对未来方向不确定性引发的焦虑,还有动了要走的心以后,工作也变得毫无起色。我想这样纠结的场景,大家生活中都或多或少经历过。可能是你拿到几个offer却只能选择一个入职的难以取舍,也可能是奋斗几年后选择回家乡过安逸日子还说继续留在大城市过快节奏的生活。
《精进》原文中说到“一般人在做选择时,很难做到精细化思考,这是人的天性使然。”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通过精细化思考来辅助我们更简单和理智的做出正确的决定呢,这就是我昨天拆书要解决的问题。答案就是运维度分析法,简单来说就是把你拥有的选择项按照影响因素拆分成不同的维度,然后在分别对每个选择的每个维度作出具象的评分评估。
结合维度分析法,如果重新回到选择转不转岗这个问题。我会把影响我做出职业选择的每个点先罗列出来,再按照利弊和影响程度用(-5至5分)为每个影响因素定好权重,接着再分别为两个岗位的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评分(0至5分),最后用得分*加权分算出每个岗位的加权总分。于是两个不知如何对比的选择项,变成了两个数字,做决定就变得理性而简单多了。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维度分析法在常见应用场景下套用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罗列出选择对象的全部影响因素,尽量越全面越好
【第二步】将这些影响因素,按照对自己而言是优势还是劣势以及影响程度,对每一个因素进行权重评估
【第三步】依次为每个选择的这些因素进行评分
【第四步】计算每个选择因素得分*权重评估即加权分,再相加得出每个选择的总得分
当然这个方法也并不适用于所有选择,当面对一些涉及情感、喜好等主观意味特别强或者特别复杂的情况时,就不适应了,比如对两个追求者该选择哪一个,或者公司应该选择在境内还是境外上市等等。这就是我昨天分享给大家的维度分析法,希望能给正在纠结的你一个选择思路?克服天性中的选择弱势,开始果断而无悔的人生。
本场苹果:1.表达流畅;2.时间控制准确;3.自我关联的例子很生动有代入感;
本场洋葱:1.拆页片段步骤不明显;2.RIA发音问题;3.没有提前说明学习目标使得学习者对拆解步骤感到疑惑;
木木 2018-10-26 于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