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是今年个人最喜欢的一本学习指导书。在聊这本书以前,励志姐想说一个自己教语言的发现。我教过不同级别的班级,有十几人的班级,也有三个人的小班,总有同学表现得比其他人优秀,有男生,有女生,有不同的学历,做着不同的工作,他们上课很投入,积极发言,但是我不知道课后发生了什么。直到前阵子培训中心在训练网站上多加了一个功能,老师能看到学生在网站练习每一部分的时间以及总共练习时间。之后我就发现了一个小秘密:学得最好的那些同学正是练习时间最长的那些同学。而这些学生单项练习时间最长的那个部分,往往是他们最擅长的某个方面。
这本书里说到:练习时间是最重要的差别。最杰出的比那些优异的花在训练上的时间明显多得多。也许这是我们早就知道的事情,但是只有自己去发现和真正悟到的时候,才深信不疑。不过,投入时间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这本书给出了系统的刻意练习方法。
刻意练习有如下特点:
刻意练习发展的技能,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由导师或教练来设计和监督;
持续不断地尝试那些刚好超出他当前能力范围的事;
有良好定义的特定目标。设定了总体目标后,制订一个计划,实现一系列微小的改变,最后将这些改变累积起来;
完全的关注和有意识的行动,紧跟特定目标,能做出适当的调整,控制练习;
包含反馈,以及为应对那些反馈而进行调整的努力。从被监测到学会自我监测,能自己发现错误(需要高效的心理表征),并做出相应调整;
既产生有效的心理表征,又依靠有效的心理表征(随着水平的提升,表征也变得更加详尽和有效,反过来推动更大程度的改进);
有针对性地提高,往往包括构建或修改已经获取的技能;逐步的改进最终将造就卓越的表现。
回顾自己认识的学习者和自身学语言的经历,这本书解决了我很多疑惑。
如果没有导师,如何自己设计练习方法?
这本书里说到刻意练习,首先提示要找个好导师。那如果自己设计练习方法,每个练习应侧重一个方面,而且反复做一件事情。例如:在商场听对同一个问题的答复练听力;看多遍电影,不看字幕,检验理解。反复做一件事情,目的是找出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并且聚焦于在那些方面取得进步,试着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提高,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在没有导师的情况下,要有效地练习某种技能,记住以下三个F:
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纠正(fix it)
如何专注和投入?
有时候会觉得练习的时间并不少,但进步却不那么明显。和上一点相结合,我意识到为什么有时候翻翻外语杂志,或者把广播作为背景声音听着,提高并不大。如果像前一点说的能够反复一件事情,这样的检验和积累是实实在在的。
同时,专注非常关键。制订明确的目标,把练习课程的时间缩得更短。因为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来练习,比起在更长时间内只投入70%的努力来练习,效果更好。一旦你现自己无法有效地专注于练习就停下。
如何突破瓶颈,跨越停滞阶段?
其一,以新的方式挑战自己来突破。
其二,攻克特定的弱点:首先,发现障碍——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导致停滞不前,犯了些什么错?什么时候犯的?其次,设计一种练习方法,专门来改进那个特定的弱点。
有一次和学生复习总结,有人说听力难,有人说语法难。我刨根问底,因为分析了错题,他们完全清楚具体难在哪儿,也就是自己的弱点在哪,可能是某几个词语听力的辨析,某一个词语的用法,或者某一个结构的语法等等。那么,针对这些操练,即可突破。
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这样练习写作的: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写对每句的短描述(我觉得如果是外语学习者,也可以尝试用翻译成中文的方式概括)。几天后,自己写文章,要和这些文章一样描写细致、用词精准简练。写完后,找到原文,对比,纠正。
即使是听说读写任意一个方面,也是一个大目标。需要将技能分解成一些组成部分,以便反复地练习,并且有效地分析、确定不足之处,然后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如果要提高写作,还可以细分成诸多小环节。比如:词汇积累、结构逻辑,等等。就完善总体结构、逻辑而言,可以每句写提示线索,也就是刚才的短描述概括,然后打乱顺序。等些时候,按照最符合逻辑的顺序排列,对比、纠正。
如何保持动机?
加入团体可以作为达到目标的额外动机。现在这点其实很容易,比如微信群等。
另外,精心设置目标极其重要。“将漫长的旅程分解成一系列可控的目标,并且每次只关注它们中的一个,甚至可以在每次达到一个目标时,给自己小小的奖励。”
励志关键词(想想自己的练习经历,欢迎留言):
刻意练习,目标,计划,专注,反馈,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