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诗三百首》第58天。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佳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赏析】
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都生动地描写了乐师高超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艺术的巨大感染力。
清人方扶南说:“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这个评论也正是从艺术力量上着眼的。
诗中作者着力描写了李凭弹箜篌的技艺之精和声调之美,他以空山疑云形容声音飘渺,以江娥素女言其声调悲凉,以玉碎凤鸣形容乐音激越,以蓉露兰笑言其音韵幽芳。
又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李凭的演奏所造成的惊天地、动鬼神的艺术效果,悲凉的音调使繁华的帝京变得凄清,感动了君王;激越的音响使天惊石破,秋雨骤至;优美的曲调使海上神仙梦求传授,山川灵物感动起舞,使吴刚不眠,寒兔沉迷。
上知天上、月宫、神仙,下至深渊鱼蛟,都为箜篌演奏的精妙绝伦所感动,造成了李凭弹奏技艺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这就形象地生动地揭示了李凭的高超的弹奏技巧和高度的艺术修养。
全诗想象丰富,语言奇丽,形成瑰丽奇谲的艺术风格。